
作者:张黎张奇
页数:211页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1017620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以作者为首的研究团队多年的研究成果,系统的介绍了当前国内外非形式推理研究的现状、不足,提出了对个体非形式推理能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出了儿童从什么时候开始具有非形式推理能力,从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硕士到博士各个阶段,个体非形式推理的发展特点,所采用的推理策略和不足之处。系统的探索了家长引导、同伴影响、教师影响、班级讨论氛围、辩论活动等因素对个体非形式推理能力的影响。在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团队提出了三种基于社会性科学问题的非形式推理的课程模式:辩论活动课程、非形式推理理论指导课程和有理论指导的辩论活动课程,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三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从而寻找到较优的促进个体非形式推理能力提高的途径。最后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指导式合作性辩论课程,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出了非形式推理培养建议。期待本书的出版,能引起心理学界对非形式推理研究的热潮,在教育教学领域,引起教育者对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培养的重视,从而提高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逻辑思考和论证能力。
本书特色
非形式推理,即个体对有争议的、结构不良的问题提出观点并运用理由论证观点具有或不具有合理性的推理过程,是批判性思维或辩证性思维背后的逻辑推理过程。《儿童青少年非形式推理能力发展与培养研究》对非形式推理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重构,提出了非形式推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出了儿童从什么时候开始具有非形式推理能力,从幼儿到博士各阶段非形式推理的发展特点,系统的探索了家长引导、同伴影响、教师影响、班级讨论氛围、辩论活动等因素对非形式推理能力的影响,提出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三种非形式推理课程模式的教学效果,后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提出了一种可促进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提高的课程模式——指导式合作性辩论课程(CDCG),并对该种课程模式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
目录
节 什么是非形式推理
第二节 非形式推理能力评价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第二章 非形式推理能力的发生和发展研究现状及评述
节 个体非形式推理能力的发生与发展
第二节 互动情境下儿童青少年非形式推理能力的发展
第三章 非形式推理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节 相关知识和信息评估方式对非形式推理的影响
第二节 智力和论证技巧对非形式推理的影响
第三节 道德判断和我方偏向对非形式推理的影响
第四章 非形式推理能力培养研究现状
节 非形式推理理论课程
第二节 软件辅助的非形式推理课程
第三节 社会性科学问题课程
第五章 儿童青少年非形式推理能力发生和发展特点实证研究
节 幼儿非形式推理能力发生与发展的实证研究
第二节 小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的发展
第三节 中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的发展特点
第四节 大学生非形式推理的发展特点研究
第六章 非形式推理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节 中学生非形式推理相关能力、创造性倾向对非形式推理能力影响
研究
第二节 家庭和学校因素对非形式推理能力影响研究
第三节 辩论对大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七章 非形式推理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
节 辩论活动对大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理论指导对大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的促进作用
第三节 有理论指导的辩论活动对大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的促进作用
第八章 儿童青少年非形式推理能力培养建议及cDcG课程的建构
节 非形式推理能力培养的建议
第二节 指导式合作性辩论课程的建构
参考文献
附录1 理由类型、理由领域和反驳类型举例
附录2 中学生非形式推理相关能力自评问卷
附录3 中学生非形式推理家庭和学校环境自评调查问卷
附录4 非形式推理测验(前测)
附录5 非形式推理指导方案和课程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