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作业设计: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

封面

作者:方臻

页数:198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0418646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基础教育的难点问题,立足教学改革实践的实证,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有操作性的建议。同时作者深刻分析了表象背后的心理机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观点,丰富了作业理论。

作者简介

方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校长。

夏雪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副教研员,主要研究领域:课程实施、课程评估。

本书特色

本书深入研究了作业的教学功能和心理机制,同时很接地气,有丰富的各学科案例,既有现象分析,又有系统的操作性建议。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从学生立场看作业
一、学生视角的作业大调查
(一)严格管理下的超量作业
(二)“累”在于作业的“无趣”
(三)“个性化”的批改方式受质疑
(四)喜欢上“副课”,但讨厌做作业
(五)作业中的强势家长
二、基于一周作业扫描的喜好度分析
(一)一周四科作业扫描
(二)作业类型的学生喜好度分析
(三)为什么学生喜欢“简单基础”类作业
三、用教师作业札记研究学生作业心理
(一)观察学生的作业表现
(二)访谈学生对作业的感受
(三)收集学生的作业问题
(四)剖析具典型意义的作业样本
四、在“精讲精练”中纳人学生作业心理
(一)“精讲精练”的问题
(二)作业中的“知识本位”倾向
(三)融合“学科知识”和“学生知识”的作业设计
第二章 学生的作业心理机制
一、心理学视野中的“家庭作业”
(一)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过程
(二)作业对学生发展的心理意义
二、影响学生完成作业的因素
(一)作业的外部特征
(二)完成作业的个体因素
三、学生的作业心理机制:一种整合的心理模型
(一)完成作业的过程
(二)完成作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获得机制
四、基于心理机制的七个作业设计原则
(一)要从学生视角理解作业的特征
(二)要关注学生作业品质的养成
(三)要以尽可能少的作业量促进尽可能多的认知投入
(四)让学生有最积极的作业情感体验
(五)让学生参与作业的设计和选择
(六)让学生在作业中体会知识的关联和应用
(七)让作业成为学生与他人共同走过的一段旅程
第三章 常规作业的设计与反馈:突破被动与枯燥
一、预习类作业的设计
(一)学生何以被动
(二)自主预习卡的设计
二、口头识记类作业的设计
(一)口头识记类作业的特点
(二)口头识记类作业的设计
三、动手抄默类作业的设计
(一)动手抄默类作业的特点
(二)抄默内容的确定
(三)让抄默成为有意义的学习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作业设计: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66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