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邵朝友,韩文杰,胡晓敏
页数:180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760197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作为学科目标,学科核心素养乃课程教学的重大依据。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共同形成性评价”,本书先阐释了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形成性评价的挑战,进而提出共同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共同形成性评价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行动框架、案例开发,最后从学校文化角度指出共同形成性评价的保障条件。作为学科目标,学科核心素养乃课程教学的重大依据。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共同形成性评价”,本书先阐释了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形成性评价的挑战,进而提出共同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共同形成性评价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行动框架、案例开发,最后从学校文化角度指出共同形成性评价的保障条件。
作者简介
邵朝友(1973-),男,硕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教育评价、课程开发;共刊发50多篇文章,在CSSCI/人大复印资料刊物上刊发或转载近20篇文章,已出版2本专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本教材(浙江大学出版社),签约1本专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特色
聚焦共同形成性评价,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形成性评价能发挥教育评价促进学习的功能,对于学生学业成提升具有重大作用。共同形成性评价则是形成性评价的高发展形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那么,何谓共同形成性评价、其知识基础何在、有何实施框架与技术,又如何在课堂中加以实践?本书主要探讨了这几个关键问题。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新一轮素养导向的课程标准更需要教师实施优质形成性评价,而共同形成性评价能为此提供直接的参考与借鉴。这对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具有不可言喻的重要性。
目录
第一章 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形成性评价共同体
第一节 形成性评价的意涵
第二节 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对形成性评价的挑战
第三节 走向形成性评价共同体行动
第二章 共同形成性评价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背景与历程
第二节 定位与价值
第三节 学校的应然回应
第三章 剖析共同形成性评价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共同形成性评价亟需深度解释
第二节 活动理论的视角
第三节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视角
第四章 共同形成性评价的行动框架
第一节 团队组建
第二节 设计程序
第三节 关键技术
第五章 共同形成性评价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案例设计
第二节 实施过程
第三节 整体反思
第六章 创设勇于改进的学校文化
第一节 营造校内文化
第二节 发展校外文化
附录A: 我国普通高中各门学科核心素养
附录B: 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共同形成性评价的开发成果
附录C: 共同形成性评价常见实施工具集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