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爱.语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与学

封面

作者:李芳著

页数:261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722690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一“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积极倡导高中语文教学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本书将从“阅读”“写作““课堂”“课程”四个板块,强调阅读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深入阐述阅读和写作的紧密联系,突出自主写作、自由表达的积极意义,精选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教材中的内容,以联读设计、整本书设计、学习任务群设计为例,积极探索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利用和开发“浙浙江作家浙江文化”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人物访谈等课外活动,获取真实资料,整理采访记录,撰写学习体会和感想,以加深对浙江作家思想境界和浙江文化的深刻理解,在丰富而生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引领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

作者简介

李芳,1977年生,杭州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培养对象(2023—2024年),浙派名师。曾获浙江省春蚕奖、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浙派名师优秀学员。曾在《中学语文教与学》《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教学月刊》《中学语文》《中学生天地》等刊物发表作品三十余篇。曾获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文学教学内容的确定”征文大赛一等奖,两次荣获浙江省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评审一等奖。参编《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2021版)》《整本书阅读“学教评”〈乡土中国〉〈红楼梦〉教师用书》《整本书阅读“学教评”〈乡土中国〉学生用书》《整本书阅读“学教评”〈红楼梦〉学生用书》《高中语文读本选择性必修中册》《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词语手册选择性必修中册》《初中语文读本八年级上》《初中语文读本八年级下》等十余种教师用书或学生用书。主持、参与多项省级课题,主持省级培训项目《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及研讨》,指导学生上百人次获全国及省市作文、朗诵比赛大奖。

目录

第一章 爱·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路径和阅读方法
学习阅读,就是学习写作——以《想北平》教学为例
《百年孤独》物象解读
三读祥林嫂
和中学生一起读名家日记
不只出现在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
刻意模糊的背后——《礼拜二午睡时刻》主题探索
培养非个人主义的完整的人——读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三部曲
第二章 爱·写作
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我的写作教学观
我为什么要写作?——激发学生写作的内在驱动力
让写作成为生命最美的歌唱
文言文教学也可轻舞飞扬——以《项羽之死》读写教学为例
红杏枝头春意闹——“四月随笔”创作综述
梅杏青青又著枝——“五月随笔”创作综述
如果有雪,一定不让它孤单落下——“十二月随笔”创作综述
我言秋日胜春朝——“十一月随笔”创作综述
第三章 爱·课堂
上学生需要的语文课—我的课堂教学观
朝“圣”之旅——第二届“圣陶杯”课堂教学大赛回眸
伍尔芙是个疯子?——浅谈《墙上的斑点》教学内容之确定
学习任务的有效性思考—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试教为例
“独特性和典型性:阿Q的精神胜利法探究”教学设计
“独特性和典型性:阿Q的精神胜利法探究”课堂教学实录
项目驱动,真实阅读——《百年孤独(节选)》教学设计与说明
《百年孤独(节选)》课堂教学实录
“体物写志:《阿房宫赋》与赋体文章联读”教学设计
“体物写志:《阿房宫赋》与赋体文章联读”课堂教学实录
欣赏经典剧本 创造舞台生命——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学习任务设计
第四章 爱·课程
耕耘自留地,构筑风景线——“浙江作家·浙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综述
当我们谈论艾青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记大预班“浙江作家·浙江文化”之诗人
艾青研究活动
走近大地上奔走的越客——记大预班“浙江作家·浙江文化”之作家艾伟研究活动
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记大预班“浙江作家·浙江文化”之杂文家徐迅雷研究
活动
不忘故土,跟随自然——记大预班“浙江作家·浙江文化”之诗人屠国平研究活动
献给我们的“纯真年代”——记大预班“浙江作家·浙江文化”研究活动
沐浴那一道理想谷的阳光——记大预班“浙江作家·浙江文化”之作家麦家研究
活动
三重境界 追寻不止——记大预班“浙江作家·浙江文化”王国维研究活动
四月芳菲 江南情怀——记大预班“浙江作家·浙江文化”之作家钟求是研究活动
杭外学子对话当代小说家、翻译家孔亚雷
后 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爱.语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与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70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