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高中生物-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

封面

作者:黄敬川

页数:232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0413910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节选

nbsp; 书  序
    “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丛书(高中版)”是为高中教师有
效实施新课程、创造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而编写的。本丛书集中提炼了高中新课
改实验区骨干教师实施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典型个案,并在课堂教学操作性层面
上对教师提出的教学疑难问题给予解读。本丛书可作为高中教师专业化培训
用书。
    本丛书的最大特点是依据高中新课改有效教学的显著特征,有效解读教学
疑难问题,引导教师开展优质高效课堂教学。高中教学具有目标性、共通性、
信息性、经验性和竞争性五大基本特征,本丛书凸显了这些显著特征。
    高中教学的目标性特征非常显著。高中教学最显著的特征是全面贯彻党的
新时期教育方针,为高等学校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源,是使人口资源优势
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关键性教育环节之一。高中教学以高考考查标准作为教
学质量评估的核心标准,与职业技术教育有显著区别。
    高中课堂的知识性教学具有贯通性特征。在知识、文化的理解能力教学
中,关键在于把握知识的综合性和贯通性。应该说,高中单元教学设计和单元
教学过程的优化是高中新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和基本要求。
    高中教学具有强烈的信息性特征。高中教学的备课和教学设计,需要以科
学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最新信息和社会关注热点、焦点等问题来更新和丰
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也要准确把握高考信息,使教学更加
突出重点、寻求有效训练学生的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学习效率。
    高中教学需要有效教学的丰富经验,因而具有显著的经验性特征。中青年
教师在高中教学中必须善于积累和借鉴高中教学的优秀典型经验,必须积累教
学实践中的有效教学知识,必须善于协作和交流教学经验,以高度的教育责任
感和教学责任心有效运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教学素养和教学效益。
   高中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竞争性特征。对于一个高中教师而言,对其教
学质量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本校范围内,而且有校际间、区域内和区域间的
横向比较。由于高考的存在,更凸显了竞争意识和竞争动力。竞争并非竞赛,
它的最大特点是人的满意不满意,是学生能否成材的优胜劣汰。讲得再通俗一
些,最终的质量是拿高考成绩说话,在高考成绩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客观标准
决定着高中教学的竞争性。
    每一位高中教师都是依据高中教学的五大特征实施有效教学,也正因为有
这些特征,引发了高中教学的疑难问题需要从课堂教学操作性层面上给予解
读,而这种解读也体现了高中教学的这些特征。
    解决教学疑难问题,关键在于加强师德建设和提高教学素养。
    能否实施有效教学、创造优质高效课堂,有效解决教学教育中的疑难问
题,看起来是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问题,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教师的师德水平
和德育能力。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的责任心、
责任感,在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师德感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道德水平与
德育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动力,是潜心钻研教学、静心解决教学疑难问
题、积累和丰富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养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和效率的整体性提高,并非智力因素起
着决定作用,而是非智力因素起着决定作用,如学习的价值感、意志品质、理
想抱负、情感态度等。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德育为先,才能使学生与教师有效合
作,才能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充实旺盛的学习动力,扩展学习需求,
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师德建设,强化德育功能,是解决有效教学疑难问题
的根本所在。
    当然,在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的
同时,不能不强调提高教学素养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性。要解决高中新课程有效
教学疑难问题,必须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以素质教育的有效教学理念
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加强各种形式的有效教师培训,必须把提高教师教
学专业化水平的工作高度重视起来。特别是一些高中学校中青年教师的比例越
来越大,他们自然有其特有的优势,但毕竟教学经验不足,实践性的教学能力
和教学艺术水平还有待提高,能否有效提高这一群体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艺术水
平,直接决定着能否提高学校的整体性教学质量。
    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素养,解决教学疑难问题,要从有效教学课堂规范的基
本素养抓起,具体包括:使学生有效预习的教学素养,使学生进入和保持最佳
学习状态的导入教学素养,使学生茅塞顿开的精讲教学素养,使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典型例题讲解素养,使学生有效训练的解题辅导素养和精彩小
结能力,有效实现学习目标的归纳教学素养等。提高教师的有效教学素养和解
决教学疑难问题的能力,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必须使教学素养的提高和
师德建设聚焦于课堂这一主渠道,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要防止进入教学管理
的种种误区,特别是烦琐复杂,使教师无所适从,导致课堂教学的形式主义花
架子的教学评价、竞赛、评比的种种误区。需要的是以教学规范和有效教学理
念简化课堂环节,突出有效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最佳学习状态下,能深入理解
学习内容,能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通过有效
课堂训练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此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相互促
进,在有效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同时,有效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从而达成有
效教学的目标,使教师的有效教学素养和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整
体性提高。
    综上所述,本丛书的显著特色是以解决新课程有效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为依
托,贯穿新课程有效教学理念,以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师德建设和教学素养提高
为目标,在教学艺术和教学研究的高度上提供了典型的教学个案和可借鉴的教
学经验;突出的特点是有极强的课堂有效教学的操作性。
    坦率地讲,本丛书不可能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一切疑难问题,只是针对教
学素养和教育素质方面生成的疑难问题进行了操作性解读。在此,真诚感谢在
丛书编写和审校过程中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与悉心指导。
    吴松年
   
    2咖年3月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
创新能力,而探究性实验教学更是提高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
途径。因此,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必须要加大探究
实验的力度,不断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素质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却遇到
了较大困难:学生探究费时较多,探究的目标不明确,探究
的实验过程难以控制等。如何指导学生顺利地完成探究性实
验的目标,已是当前生物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解决策略
    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实际上包括两个大环
节:一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二是实验过程的操作。实验方案
设计是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难点。
探究性实验方案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一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提出猜想一设计实验方
案—一预期实验结果—]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另外,每一个实验方案的设计都会涉及实验原则、基本
的实验方法,还有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因此,需要教师在
让学生开始实验方案设计之前,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巩固或
实验原则、实验方法的介绍,做好铺垫,以保证课堂上的探
究性实验教学的顺利实施。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探究时教师要充分把握好指导的时
机和指导的度,指导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学生的探究。教师
要适时地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条件,在必要时为学生提供“脚手
架”。教师的帮助一般不要具体到细节,而是要把握方向,即
在设计原理时把关,提醒学生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探究方案。
    例如,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教学中,某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对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1.问题情境:在日常生活里,夏天家里做凉拌黄瓜时有水出现;把白菜
剁碎准备做馅时,要放一些盐,稍等一会儿就可见到有水渗出;而卖菜的师傅
经常向青菜上洒水,青菜变得硬挺。这些现象都说明了植物细胞会吸水和失水。
    2.教师启发学生:结合上面这些例子,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根据
情境资料,尝试提出以下问题:
    甲: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吸水和失水?
    乙: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说明植物细胞也可能是一个渗透系统,哪些
结构相当于半透膜?
    通过讨论,大家觉得第二个问题更有探究的价值,从而提出探究问题:植
物细胞是不是一个渗透系统,哪些结构相当于半透膜?
    3.复习相关知识,为假设的顺利提出做好铺垫。图片展示:“成熟植物细
胞结构模式图”。提供以下信息:
    (1)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占整个细胞很大比例,因此成熟植
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考虑液泡中的细胞液。
    (2)细胞壁的特点:全透性的,伸缩性较小。
    (3)细胞膜、液泡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相当于半透膜。
    (4)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5)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4.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针对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设:
    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植物细胞相当于渗透系统,可以进行吸水和失水。
    5.预测实验结果:
    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植物细胞失水,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植物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6.教师再通过几个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问题1:实验材料是选择有颜色的还是没有颜色的,选择细胞小的还是相
对比较大的,为什么?
    问题2:选择什么试剂作为外界溶液?糖水、酒精、醋、盐水?
    问题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一个微观过程,要通过什么工具来观察?
    通过讨论,最后选定紫色洋葱、蔗糖溶液、清水、显微镜、载玻片和盖玻
片等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问题4:是先把洋葱泡在蔗糖溶液中,10 min后取出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
观察,还是先做好装片,再想办法往里加入试剂呢?
    通过讨论得出:先做装片再加试剂好,这样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失水
的变化过程。
    7.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实验设计的总体思路:
    第一步:用清水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临时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
    第二步:使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处于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用低
倍镜观察细胞的中央液泡的大小是否变化、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第三步:使洋葱表皮细胞浸润于清水中,用低倍镜继续观察细胞的中央液
泡的大小是否变化、是否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8.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师生共同讨论作出结论。
(结论略)
    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一方面使学生亲自获得“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的知识;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对比实验方法的掌握,同时也
激发了学生迫切想知道结果的好奇心,从而更积极、更主动地去完成自己设计
的实验过程,探求新知。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高中生物-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