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心理指导/学生发展指导丛书

封面

作者:王玉璋

页数:146

出版社:济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488342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学生的心理发展指导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探索学生在心理发展指导方面的主题,提升学生发展整体化和系统化的指导,对学生发展给予科学的、全面的指导。本手册遵循学生的自我认知的发展规律及其社会性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实际课堂教育的延伸,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从自我概念认知、情绪情感管理、人际关系与交往能力增长、兴趣与特长探索、能力与优势能力澄清、价值观探索、自我管理与发展等方面入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予以指导。 手册分五大章节,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按主题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

作者简介

王玉璋,男,汉族,1966年2月生,党员,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中学不错教师。1990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大政治系,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毕业。曾获“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山东省很好教育工作者等称号。在《中学生学习报》《齐鲁晚报》《大众日报》《济南教育》等报刊发表文章多篇,参编教科书两部

目录

第一章 拥有健康的个性
第一节 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第二节 培养健全的人格
第三节 发展健康的个性
第四节 学会正确地归因
第五节 走出自卑的阴影
第六节 不给消极情绪留有余地
第七节 拥有自我发展的强力发动机

第二章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原则
第二节 包容是送给他人的一件礼物
第三节 猜忌是人际交往的祸根
第四节 学会用倾听改善人际关系
第五节 敢于当众讲话

第三章 深入认识自我
第一节 我的气质
第二节 我的能力
第三节 我的兴趣倾向
第四节 我的价值观

第四章 自我发展与管理
第一节 如何快速适应高中生活
第二节 如何制定和管理目标
第三节 如何提升自控力
第四节 时间和精力管理

第五章 应对压力和变化
第一节 直面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挫折
第二节 管理好自己的压力
第三节 考试面前不怯
第四节 心理危机预警与心理咨询

节选

  《心理指导/学生发展指导丛书》:  一、哪些特点可称为个性?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知名教育专家、知名高考志愿咨询专家熊丙奇把高中生的“个性”概括为六个方面: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特的观察视角、坚持做人的原则、同情心与关爱、能力特长、明确的目标。以下为熊丙奇教授关于“个性”的观点阐述:  (一)独立的思维能力  独立的思维能力是个性的根基,没有独立的思维能力,一个人是很难有个性的;一个人很有个性,主要体现在他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对事物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熊丙奇教授认为韩寒被一些媒体认为是公共知识分子,甚至有一家《新民周刊》把韩寒评为年度人物,报道的标题定为“选韩寒为市长”,这是由于他的博客文章关注公共事件,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可以说,是韩寒的独立思考,成就了他独特的个性魅力。  (二)独特的观察视角  从2002年开始,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陷入困境,有不少人士指出,其实按照我国的人口总数看,大学生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不高,只有23.3%,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很早就在50%以上了,而我们的邻居韩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已经达到90%以上,我国的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更是达到百分之百。也就是说,在我们国家即使大学生已经不是以前的天之骄子,但也绝不至于沦为路边的小草。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无法就业呢?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与大学生自身有关,有不少用人单位说前来应聘的大学生很多,可是这些大学生除相貌不一样之外,他们的思维方式、谈话方式、行为举止都像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看不出任何个性,从中可见人才的个性成了单位选才用人时看重的地方。年轻人的个性从何体现?就是要有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对同一个问题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看问题的多元视角,对事物细节的留心关注。一些同学知识积累不丰富,观察的角度很单一,而且不仔细,错过很多细节,因而人云亦云,浮光掠影。  (三)坚持做人的原则  有个性魅力的人必定是有原则的,现实社会中有些人没有原则,对周围的歪风邪气不反对、不回避,而是主动迎合。受这种风气影响,有的同学也采取这种方式“积极融入社会”,这对于年轻人来说,不仅会将自己变得世故,也很有可能误人歧途。一个没有做人原则的人会逐渐失去理想、失去信念,甚至有可能什么事都敢去做;一个身上没有正气、没有道义的人,也不可能是有个性魅力的人。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坚持原则会被别人认为是“假正经”“道貌岸然”,对此最简单有效的做法就是不理那些风言风语,坚持做自己就可以了。如果因被人评价为“假正经”“道貌岸然”,就不敢再坚持原则,不敢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那反而印证了你确实是“假正经”,确实“道貌岸然”,会进一步被嘲笑。当一个人坚持做人的原则,按照自己为人处事的方法做事,周边的冷嘲热讽就会自然而然消失,还会得到更多的尊敬。  (四)同情心与关爱  现在有的高中生在激烈的竞争之中把同学当成了竞争的对象,竞争压力下同学关系变得冷漠,笔记本不愿意外借,担心借了以后别人的成绩会超过自己,有什么辅导材料不告诉同学,参加什么培训班也是悄悄地,还有的学生嫉妒成绩好的同学,甚至有个别学生走极端伤害同学。这种冷漠的关系不应该出现在中学生中。中学生确实有升学压力,但应该是公平公正的竞争,而不是你死我活、互为对手的竞争。如果对同班同学充满仇恨,那和尔虞我诈有什么差别?这种冷漠恶性的竞争只会扭曲人性。  我们的周围有这样的同学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心只读高考书,一心只做高考题”,忘记了周围的任何事,忘记了自己父母的生日,忘记了生病的爷爷奶奶,忘记了周围邻居也需要支持和帮助。有的同学会说:“是爸爸妈妈叫我一心读书,其他的什么都不要管。”确实是这样,有的家长在爷爷生病时会对孩子说:“没关系的,你不要去看爷爷了,你只要好好学习,就是对爷爷最好的孝心。”还有一些家庭的孩子在乡下的奶奶过世了,孩子本该去见奶奶最后一面,送奶奶最后一程,但是家长对孩子说:“去乡下送奶奶会影响你的学习,奶奶在地下有灵,会知道你的孝心的,你不用去了。”久而久之,一个人就会丧失关爱之心,也没有孝敬之心,成绩、名次,真的就比“探望生病的爷爷”“送过世的奶奶”“帮助邻居”更重要吗?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心理指导/学生发展指导丛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74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