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语法化:概念框架

封面

作者:[德]贝恩德·海涅、乌尔丽克·克劳迪、弗

页数:441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925056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语法化领域内的经典著作,主要关注的是语法化的初始阶段,尤其关注语法化过程的原因,同时为理解语法化提供一个新框架,该框架基于语法化肇端于语言结构之外的张力这样一种假设。本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涉及介于语言和外部世界或“真实”世界之间的认知层面;它是一个我们所体验世界的层面,即投射世界。本书适合所有语言学领域,尤其是语法化研究领域的学习者和研究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贝恩德•海涅(Bernd Heine)是德国科隆大学非洲研究所的教授和主任。乌尔丽克•克劳迪(Ulrike Claudi)是科隆大学非洲研究所讲师。弗里德里克•许内迈尔(Friederike Hünnemeyer)是《非洲研究工作论文集》的合作编辑。

本书特色

丛书简介:外国语言学名著译丛为精选国外已经出版的著名语言学著作,译为中文出版,适合国内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者和学习者阅读参考。

本书简介:本书是语法化领域内的经典著作,主要关注的是语法化的初始阶段,尤其关注语法化过程的原因,同时为理解语法化提供一个新框架,该框架基于语法化肇端于语言结构之外的张力这样一种假设。本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涉及介于语言和外部世界或“真实”世界之间的认知层面;它是一个我们所体验世界的层面,即投射世界。
本书研究的议题主要包括:语法化的动因、语法化的过程是连续的还是非连续的、隐喻及其他相关现象在语法化过程中的作用、语法化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语义关系、语法化在语言学中的地位,以及语法化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结构等。本书适合所有语言学领域,尤其是语法化研究领域的学习者和研究者阅读参考。

目录

1 引言
1.1 语法化的一些概念
1.2 以前的研究方法
1.3 本书的研究
2 认知过程
2.1 关于语法化的动机
2.2 源结构
2.3 从来源到目标
2.4 隐喻
3 语境诱发的重新识解
3.1 间断性与持续性
3.2 例(Token)和类(Type)
3.3 从转喻到隐喻
3.4 隐喻、语境和创造性
4 框架概览
4.1 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
4.2 焦点意义之间的关系
4.3 一些修正
4.4 以往的模型
4.5 方所主义
4.6 自然语法
5 从词汇概念到语法概念
5.1 转移模式
5.2 几个概括
5.3 语言学启示
5.4 讨论
5.5 N-置词和V-置词
6 从语法性较低的概念到语法性较高的概念
6.1 可让渡性:他的孩子不是他的孩子
6.2 向格标记的概念网络
6.3 功能邻近假设
6.4 语法化程度
6.5 意象一图式保留的重要性
6.6 一个多维度的认知空间?
6.7 结论
7 某些“抽象世界”
7.1 可能世界
7.2 语篇世界
7.3 预期世界
7.4 关于隐喻的普遍性
8 语言循环
8.1 几点普遍观察
8.2 重新分析
8.3 依附关系
8.4 语法化链
8.5 语法化和话语角色
8.6 再范畴化
8.7 从话语语用到语法
8.8 语言的循环
9 泛时语法
9.1 索语(So)中的“背”(BAcK)
9.2 四个德语前置词的一些格功能
9.3 结论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语法化:概念框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60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