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概念框架与思想解读-马克思哲学解读状况的反思

封面

作者:李红章

页数:222

出版社:黑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81129273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科学-哲学”、“唯物主义”和“本体论”三个经典的概念框架(以及概念框架群)入手,指出在新一轮解读与重建过程中,概念在各自概念框架下的自洽性恰恰构成了概念框架间的解读悖论。并从“语义上行”的角度,提出新的概念框架思想,进一步阐述了诸种新解读依然是一种在“本质主义”、“基础主义”思维方式下的努力。最后指出,僵化问题是在传播的“过程”中造成的,而新解读并未在此层面上展开思考,其模式本身依然不具备对僵化的免疫能力。新解读所努力形成的对马克思哲学的多元化理解,己经并且只能完成其自身的特定历史任务。

作者简介

李红章,男,1979年生,吉林蛟河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毕业,哲学博士,现任教于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曾参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詹姆逊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论阐释及其当代意义”,在《长白学刊》、《社会科学战线》、《理论界》等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篇。

本书特色

哲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系统,它还是呈现在“语词一语句”之上的更加复杂的构建形态。《概念框架与思想解读:马克思哲学解读状况的反思》就从这个角度人手,基于语言哲学的思想成果,并超越“语词一语句”关系与架构,展开一种哲学下的“概念框架”和“思想解读”的关系问题的思考,作一次前提反思式的理解尝试,以期为当下我们的马克思哲学解读提供一种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概念与概念框架
 第一节 概念
 第二节 概念框架
第二章 哲学层面上概念框架的表现特征
 第一节 概念框架的任意性
 第二节 概念框架的生成性
 第三节 概念框架的建构性
 第四节 概念框架的整体性
 第五节 概念框架的隐蔽性
第三章 “哲学-科学”关系的概念框架考察
 第一节 哲学和科学的概念考察
 第二节 哲学和科学关系史的反思
 第三节 科学的革命与反革命
 第四节 马克思哲学解读的“哲学-科学”划界问题

节选

《概念框架与思想解读:马克思哲学解读状况的反思》从“科学-哲学”、“唯物主义”和“本体论”三个经典的概念框架(以及概念框架群)入手,指出在新一轮解读与重建过程中,概念在各自概念框架下的自洽性恰恰构成了概念框架间的解读悖论。并从“语义上行”的角度,提出新的概念框架思想,进一步阐述了诸种新解读依然是一种在“本质主义”、“基础主义”思维方式下的努力。最后指出,僵化问题是在传播的“过程”中造成的,而新解读并未在此层面上展开思考,其模式本身依然不具备对僵化的免疫能力。新解读所努力形成的对马克思哲学的多元化理解,己经并且只能完成其自身的特定历史任务。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概念框架与思想解读-马克思哲学解读状况的反思》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89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