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福祥吴早生主编
页数:505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10017628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九)是第九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的选集。所选文章均经专家匿名评审,从70余篇会议论文中严格遴选而得。这些论文都在第九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宣读过,会后又经过作者认真修改,代表了汉语语法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吴福祥,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历史语言学二室(原近代汉语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语言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市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法国)、《古汉语研究》、《东方语言学》、《南开语言学刊》和《励耘学刊》等杂志编委。 吴早生,贵州大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现任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副院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语言学会理事。
本书特色
《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九)是第九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的选集。所选文章均经专家匿名评审,从70余篇会议论文中严格遴选而得。这些论文都在第九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宣读过,会后又经过作者认真修改,代表了汉语语法化研究的最进展,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左传》中“矣”的多功能性的量化分析
小议“看”的衔接功能
“VV瞧”中“瞧”的语法化
汉语方言与“给”义动词相关的受益格标记
扎坝语趋向前缀的语法化
汉语构式化过程研究
以“V(不)到XP”构式为例
从叶斯柏森循环看侗台语否定句语序
副词“本”的演变
从构式语法看汉语虚词研究
试论总括向高程度的演变
现代汉语确认词“是”的形成
——关于助动词还是副词的讨论
清中叶以来北京话“给”字的历史发展
“与”和“给”的不同演变模式
从特殊音变看宁波话传教士文献中多功能虚词“等”的来源
——兼论苏沪、宁波方言多功能虚词“搭”的非同一性
山西绛县方言处置式标记“眊”的语法化
从“是时候VP了”看汉语从句补足语结构的崛起
——兼谈汉语视觉语体中的VO特征强化现象
安徽旌德三溪话疑问标记“唉”及其来源
时间副词“已经”“曾经”的差异比较
“不错、不假、没错
——从词组到副词再到连词
汉语否定不定代词的类型转变
“之”的衰落及其对句法的影响
“很是”的词汇化
后记
小议“看”的衔接功能
“VV瞧”中“瞧”的语法化
汉语方言与“给”义动词相关的受益格标记
扎坝语趋向前缀的语法化
汉语构式化过程研究
以“V(不)到XP”构式为例
从叶斯柏森循环看侗台语否定句语序
副词“本”的演变
从构式语法看汉语虚词研究
试论总括向高程度的演变
现代汉语确认词“是”的形成
——关于助动词还是副词的讨论
清中叶以来北京话“给”字的历史发展
“与”和“给”的不同演变模式
从特殊音变看宁波话传教士文献中多功能虚词“等”的来源
——兼论苏沪、宁波方言多功能虚词“搭”的非同一性
山西绛县方言处置式标记“眊”的语法化
从“是时候VP了”看汉语从句补足语结构的崛起
——兼谈汉语视觉语体中的VO特征强化现象
安徽旌德三溪话疑问标记“唉”及其来源
时间副词“已经”“曾经”的差异比较
“不错、不假、没错
——从词组到副词再到连词
汉语否定不定代词的类型转变
“之”的衰落及其对句法的影响
“很是”的词汇化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