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世忠等
页数:250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419396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公允价值会计的命运可谓峰回路转,从危机鼎盛时期几乎被废止,到后危机时代卷土重来,历经重重磨难的公允价值会计大有取代历史成本会计之势。关于公允价值会计与历史成本会计孰优孰劣的争论由来已久,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无疑加剧了争论的热度和力度。本书旨在追溯公允价值会计的沿革轨迹,探究其得以推广运用的驱动力量。
作者简介
黄世忠,男,汉族,1962年9月生,福建省南安市人。博士研究生毕业,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会计学家,1988年11月加入民建。[1] 现任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厦门市政协副主席、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委员、民建福建省委副主委、民建厦门市委主委、厦门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2-3] 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本书特色
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公允价值会计的命运可谓峰回路转,从危机鼎盛时期几乎被废止,到后危机时代卷土重来,历经重重磨难的公允价值会计大有取代历史成本会计之势。关于公允价值会计与历史成本会计孰优孰劣的争论由来已久,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无疑加剧了争论的热度和力度。本书旨在追溯公允价值会计的沿革轨迹,探究其得以推广运用的驱动力量。
目录
第一章 公允价值会计的沿革
第一节 公允价值会计的萌芽阶段(1800~1970年)
第二节 公允价值会计的诞生阶段(1970~1990年)
第三节 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阶段(1990~2006年)
第四节 公允价值会计的存废阶段(2006~2009年)
第五节 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阶段(2009年至今)
第二章 公允价值计量对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公允价值计量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原则的影响分析
第四节 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观念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 公允价值计量对业绩报告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 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改进
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的修订与完善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修订和完善
第三节 会计要素的修订与完善
第四节 会计确认的修订与完善
第五节 会计计量的修订与完善
第六节 信息列报与披露的修订与完善
第七节 归纳与小结
第八节 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修改基本会计准则的启示与建议
第四章 公允价值计量的难点问题分析
第一节 市场操纵环境下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第二节 交叉持股下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第三节 缺乏活跃交易市场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第四节 违约债券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第五节 市场报价显失公允时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第六节 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司治理问题
附录:横看成岭侧成峰——评小米令人困惑的财务报告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节 公允价值会计的萌芽阶段(1800~1970年)
第二节 公允价值会计的诞生阶段(1970~1990年)
第三节 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阶段(1990~2006年)
第四节 公允价值会计的存废阶段(2006~2009年)
第五节 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阶段(2009年至今)
第二章 公允价值计量对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公允价值计量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原则的影响分析
第四节 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观念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 公允价值计量对业绩报告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 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改进
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的修订与完善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修订和完善
第三节 会计要素的修订与完善
第四节 会计确认的修订与完善
第五节 会计计量的修订与完善
第六节 信息列报与披露的修订与完善
第七节 归纳与小结
第八节 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修改基本会计准则的启示与建议
第四章 公允价值计量的难点问题分析
第一节 市场操纵环境下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第二节 交叉持股下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第三节 缺乏活跃交易市场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第四节 违约债券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第五节 市场报价显失公允时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第六节 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司治理问题
附录:横看成岭侧成峰——评小米令人困惑的财务报告
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