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玉德著
页数:379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10005634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专著即是作者近年来对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者以FASB和IASB的现行会计准则及最新研究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公司法》、《证券法》、中国最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资产评估准则体系与规范指南等行业规范为依据,基于经济全球化与会计国际趋同这一特定的背景,在对现有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和借鉴的基础上,以财务报告目标革新与会计计量属性的变迁为出发点,通过对公允价值的内涵及其确定途径的分析,阐明了公允价值兼具相关性与可靠性的质量特征。新会计审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再次引入为我国评估业既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必将加大资产评估师及审计师的执业风险。最后对我国新会计审计准则中再次引入公允价值后的动因及可能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公允价值信息质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者对公允价值理论基础及在实践中的使用情况的见解未必成熟和全面,仅以资商榷。倘若能对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应用有所裨益,则是作者莫大的欣慰。
作者简介
徐玉德,江苏连云港人。博士。现为财政部科研所财务会计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高级会计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会计与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理事。主要从事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财务管理、纳税筹划、企业价值分析及评估等领域研究。先后在《会计研究》《财政研究》《中国证券报》等报刊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参编、翻译著作15部。先后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财政部、科技部等多项科研项目。
目录
1.1 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
1.1.1 会计计量是会计管理职能的核心体现
1.1.2 会计计量在财务会计运行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1.2 会计计量模式及其选择
1.2.1 会计计量模式的构成要素
1.2.2 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1.3 财务报告目标革新与公允价值的引入
1.3.1 财务报告目标: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有机融合
1.3.2 会计信息质量与财务报告目标的交叉相关性”
1.3.3 财务报告目标革新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冲突
1.3.4 会计计量属性:从历史成本到公允价值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与确定方法选择
2.1 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
2.1.1 现代产权理论奠定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制度基础
2.1.2 资本保全理论是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重要原因
2.1.3 财务报告目标革新引致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现实需求
2.1.4 资产计价模式转变及资产负债观的确立扫清了公允价值运用的理论障碍
2.2 公允价值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
2.2.1 公允价值的内涵及特点
2.2.2 公允价值本质的多维透视
2.3 公允价值确定的基本途径分析和方法选择
2.3.1 公允价值确定的基本途径
2.3.2 三种确定模式的利弊分析与选择
2.4 公允价值计量:基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论分析
2.4.1 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
2.4.2 公允价值兼具相关性与可靠性质量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允价值计量的国际应用及研究进展
3.1 FASB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实务应用及研究进展
3.1.1 美国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实务应用
3.1.2 FASB关于公允价值研究的最新进展及主要内容
3.1.3 SFAS157的主要贡献
3.2 IASB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及其国际推广
3.2.1 IASB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实务应用
3.2.2 IASB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最新进展
3.2.3 公允价值会计的国际推广——以欧盟为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CAS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及国际比较
4.1 公允价值在CAS中应用的变迁分析
4.1.1 公允价值在CAS中应用的变迁历程
……
第5章 公允价值计量与专业评估的融合与衔接互动
第6章 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
第7章 公允价值运用:影响、现实障碍及未来展望
结语
附件
主要参考文献
节选
第1章 财务报告目标革新与公允价值计量
1.1 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
1.1.1 会计计量是会计管理职能的核心体现
“会计是人们管理生产过程的一种社会活动,其职能一是反映(观念总结),二是监督(控制);……无论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会计不仅是管理经济的一个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管理的职能,是人们从事管理的一种活动。”(杨纪琬、闫达五,1980)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人们直接参加的讲求效果并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的社会实践与管理活动。本质而言,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任何经济活动、任何资金运动的背后实质上则是一种“权利”的变更。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都由财务会计报告,以价值形式综合地反映出来,它是一种抽象,一种价值抽象。目的是总结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但是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不过是对千差万别的再生产过程所进行的货币性“观念总结”,价值运动背后体现的是产权关系,会计的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及其所体现的产权关系。换句话说,会计的对象已不仅包括物质或价值的运动过程,还应包括与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时刻相伴的并体现出资者、经营者、职工等各利益相关者经济关系的产权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