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京师高等教育管理论丛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自主发展模式研究

封面

作者:毛亚庆吴合文

页数:303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32374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主要探讨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靠前,分析优选化如何影响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第二,分析优选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特殊环境。第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治理模式的选择机制。第四,优选化背景下我国学术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

毛亚庆,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分党委副书记,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小学培训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华北培训中心副主任。全国校长培训研究会副主任,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理事。现为中国人保公司、财政部培训中心培训师,新奥集团东方大学城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项目的主持人。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研究的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节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第二章 多维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全球化
第一节 全球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教育价值维度
第三节 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发展理念维度
第四节 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技术形态维度

第三章 新自由主义与高等教育全球化
第一节 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的特性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与高等教育发展
第三节 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发展
第四节 对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反思

第四章 全球化进程中高等教育自主发展的制度基础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第二节 高等教育全球化中的政策借鉴与制度移植
第三节 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制度理念与影响
第四节 我国高等教育自主发展的制度基础

第五章 全球化进程中高等教育自主发展的治理变革
第一节 关于高等教育全球化组织变革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全球化的高等教育的治理变革组织重构
第三节 高等教育全球化组织变革的具体领域
第四节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全球化治理变革的危机与对策

第六章 全球高等教育贸易与我国高等教育自主发展
第一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
第二节 全球高等教育贸易
第三节 高等教育全球自由贸易下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第四节 高等教育国际贸易与我国高等教育的自主发展

第七章 我国应对高等教育全球化战略的借鉴:以博洛尼亚进程为例
第一节 博洛尼亚进程的张力背景
第二节 博洛尼亚进程是一个充满张力的复杂过程
第三节 张力视角下的博洛尼亚进程的效果与启示

第八章 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自主发展战略
第一节 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张力
第二节 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张力下的应对
第三节 我国高等教育自主发展的政策选择

节选

  《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自主发展模式研究》:  (一)20世纪90年代  高等教育的全球化议题始于1990年对全球意识和跨文化能力的重视。道尔指出,高等教育必须调整战略,以便更有效地将文化融入围际商业和经济课程的语言和交际当中。此外,学生应当意识到不断增加的全球化和世界相互依存的现象,以及为改善国际关系的跨文化能力的需要。挑战课程文化假设的材料可被纳入单独的课程或被整合进市场营销、管理或劳动关系下属领域的课程中。人们必须对外国语言部门与商业和经济学院之间更紧密的合作予以高度重视。事实上,整个教育体制必须调整,以更迅速和适当地反映不断变化、竞争激烈的世界环境。对于个人和世界文化来讲,跨文化能力有实用的、人文的重要性。①随后有大学课程的全球化/全球教育、教育中的国际化、全球重组趋势、高等教育系统改革、教育服务市场化、高等教育全球化、公共管理主义、世界知识系统/国际知识体系、国际劳动力分工、全球高等教育的新模式等发展性议题。这一阶段主要着眼于高等教育背景及其影响的研究及高等教育研究者发展理论,以回应全球化提出的种种问题。  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要求高等教育做出系统变革以应对全球化  首先是经济全球化一一带来的挑战,对此,英国的皮特·斯科特(PeterScott)编著的《高等教育全球化:理论与政策》-书主要从时空社会学理论和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高等院校的组织和政策发展两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并从超国家的视角,展望了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全球化挑战。①总之,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强烈、广泛而深刻,从全球意识、高等教育系统改革到提出创造全球高等教育新模式,高等教育不断深入发展。  (二)21世纪初  此阶段研究文献数量骤增,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了20世纪90年代。新的议题有:语言学习与跨文化敏感性、全球、国家、地方能动模式、专业教育的全球化、高等教育重建、高等教育的同质异构、兼职教师、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改革战略、高等教育治理、高等教育全球地方化、网络教育、全球高等教育景观、高等教育与国家政策背景剥离、远程教育、全球大学排名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追求卓越)、(高等教育)全球化模式、海外学习与国际学术合作、高等教育的本土身份、知识社会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高等教育全球变革、高等教育区域化、全球化的教师、“21世纪技能”、全球高等教育矩阵、大学的“全球足迹”、重塑高等教育、学术竞争、全球化与本土化、学生的全球竞争力、大学的全球吸引力、国际教育与跨国阶层的形成、国际学习和学术中心、学术革命、英语霸权、制度兼容的高等教育基础结构,等等。  2000年以来,高等教育的全球化研究蔚为大观,研究队伍庞大,理论视野开阔,研究方法多样,关注的问题不断拓展并持续更新,涉及高等教育系统的众多内容,包括课程教学、教师素质、特殊教育的全球化议程、质量认证、一流大学建设、高等教育治理、学术革命、知识经济、知识社会、多元化、本土化等问题。有些议题虽反复出现,但也有所发展(如从对语言学习的强调到对英语霸权角色的警觉)。塑造与反塑造、全球化与本土化、一元化与多元化、合作与竞争、公共性与私有性、传统与变革……之间的博弈斗争,共同构成了一个宏大的张力空间,这是一幅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高等教育景观图。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京师高等教育管理论丛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自主发展模式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30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