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富学著
页数:37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61815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此书为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摩尼教是3世纪在波斯兴起的一种宗教,因其创始人为摩尼(216~277)而得名。中国旧译明教、明尊教、二尊教、末尼教、牟尼教等。该教在拜火教的理论基础上吸收了基督教诺斯替派(Gnostic,又作灵知派)和佛教等教义思想而形成自己的信仰,其主要思想是世上光明与黑暗斗争的二元论。由于摩尼教的兼容性,加上其流播范围的广泛,该教被誉为真正世界性完美宗教的惟一代表。本书就是在史料文献基础上对此进行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简介
杨富学,男,1965年5月生于河南省邓州市,先后就学于兰州大学历史系、新疆大学历史系、印度德里大学(Delhi University)佛教系和英迪拉·甘地国立艺术中心(Indira Gandhi National Centre for Art),2002年获兰州大学敦煌学博士学位。2002-04年在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被评为优秀博士后。现为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钱币学会学术委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民族语言文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佛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兼职教授。
本书特色
摩尼教形成于3世纪的波斯,繁荣昌盛于8-11世纪的回鹘。借由回鹘的力量,摩尼教在唐朝境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漠北回鹘汗国的崩溃和部众的西迁,回鹘摩尼教一度繁荣于天山南北和河西走廊地区,于12世纪末以后销声匿迹;向南一支潜入福建、浙江,发展成为具有华化特点的霞浦摩尼教,至今一脉不绝。
《回鹘摩尼教研究》作者从事回鹘摩尼教研究30年不辍,特别关注地下出土的考古新资料和胡汉语古文献,克服极大的语言障碍,从东西方各国文字的出版物中广泛收集材料,对纷繁复杂的回鹘摩尼教史做了系统的论述,为国内外所未有,具有创新意义;内容涉及中外关系史、宗教史、西北民族史、敦煌吐鲁番学等许多学科领域,对许多问题加以讨论,是是非非,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者语史兼通,具有阅读多种文字著作的优势,《回鹘摩尼教研究》提供了一批回鹘文摩尼教文献的汉译,有些属于首次翻译,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目录
第一节 基本资料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摩尼教及其东渐
第一节 摩尼教的兴起及其教义
第二节 摩尼教之东渐
第二章 回鹘皈依摩尼教若干文献译释
第一节 回鹘文《牟羽可汗人教记》残卷译释
第二节 摩尼文回鹘语《牟羽可汗宣教书》译释
第三节 回鹘文摩尼教历史文书二件
第三章 牟羽可汗归宗摩尼教颠末
第一节 《九姓回鹘可汗碑》所见回鹘改宗史事
第二节 回鹘语摩尼教文献所见回鹘改宗过程
第四章 回鹘归宗摩尼教的社会历史根源
第一节 回鹘改宗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回鹘归宗摩尼教之粟特因素
第五章 漠北回鹘之摩尼教
第一节 回鹘摩尼教的炽盛
第二节 摩尼僧在回鹘汗国之地位
第三节 米副使墓志所见唐代回鹘之摩尼教
第四节 漠北回鹘之西倾与回鹘摩尼教之西渐
第五节 回鹘汗国的崩溃与摩尼教的厄运
第六章 高昌回鹘摩尼教史
第一节 高昌回鹘摩尼教的兴盛
第二节 摩尼教与多种宗教在回鹘中的并存
第三节 吐鲁番出土回鹘摩尼教文献
第七章 河西回鹃之摩尼教
第一节 甘州回鹘之摩尼教
第二节 瓜、沙回鹘之摩尼教
第八章 回鹘摩尼寺的形成及其功能的异化
第一节 回鹘摩尼教寺院的形成
第二节 回鹘摩尼寺功能的异化
第三节 高昌回鹘摩尼寺的封建庄园化
第九章 回鹘摩尼教的消亡时间及相关问题
第一节 回鹘摩尼教消亡时间诸说
第二节 回鹘摩尼教的式微与消亡
第三节 波斯文《大霍加传》所见摩尼教徒献疑
第四节 察合台文摩尼教史料辨析
第十章 回鹘摩尼僧开教福建及相关问题
第一节 呼禄法师为回鹘摩尼僧考
第二节 福建摩尼教诸回鹘因素辨析
第三节 福建摩尼教来源异说二辨
第四节 呼禄法师开教福建之影响
第十一章 摩尼教对回鹘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摩尼教与回鹘语文
第二节 摩尼教与回鹘文学
第三节 摩尼教与回鹘艺术
第十二章 摩尼教与回鹘其他诸宗教的关系
第一节 回鹘摩尼教与佛教的激荡
第二节 回鹘摩尼教与基督教之关系
第三节 回鹘摩尼诗中的萨满教因素
缩略语表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