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回鹘文献梵语借词研究

封面

作者:朱国祥著

页数:348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732012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回鹘文献中的梵语借词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回鹘文献梵语借词存在是回鹘与古代文化在语言上存在的“化石”,本研究不仅为语言学、语音学提供了较好材料,同时也为民族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提供新的研究路径。本研究广泛地搜集各种回鹘文献中的梵语借词,尽大努力作穷尽式搜集回鹘文献中的梵语借词。基于梵语借词材料,作“回鹘语―梵语”语音对音研究,这是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此外,对梵语借词在回鹘文献中分布、存在缘由作了简要的分析。

作者简介

朱国祥,1972年3月生,,安徽芜湖,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现就职于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专业方向:民族语言文献与非物质文化研究(语、突厥语、回鹘文等)。现从事民族语言、民族文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公派美国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访学期间的研究方向为“基于GIS民族文化研究”。在《民族语文》、《贵州民族研究》、《中医药文化》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如回鹘文献中的借词类型统计、对音及其创新研究(18BYY195),国家社科基金负人。

本书特色

回鹘文献中的梵语借词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回鹘文献梵语借词存在是回鹘与古代印度文化在语言上存在的“化石”,本研究不仅为语言学、语音学提供了较好材料,同时也为民族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提供新的研究路径。本研究广泛地搜集各种回鹘文献中的梵语借词,尽 努力作穷尽式搜集回鹘文献中的梵语借词。基于梵语借词材料,作“回鹘语—梵语”语音对音研究,这是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此外,对梵语借词在回鹘文献中分布、存在缘由作了简要的分析。

目录

绪 论 4

章 回鹘与回鹘文献 14

节 回鹘简史 14

第二节 回鹘文发展简史 16

第三节 回鹘文字母与转写字母 18

第四节 回鹘文献分期 26

第五节 回鹘文文献分类 28

第二章 古代突厥文文献梵语借词研究 32

节 古代突厥文与突厥文献 32

第二节 古代与写本梵语借词研究 35

第三章 回鹘碑铭、题记与铭刻文献梵语借词研究 40

节 回鹘碑铭文献梵语借词研究 40

第二节 回鹘文献题记和铭刻梵语借词研究 49

第四章 回鹘文佛教文献梵语借词研究 60

节 回鹘文纸质文献 60

第二节 回鹘文佛教文献 63

第三节 回鹘文献《金光明经》梵语借词研究 77

第四节 回鹘文献《玄奘传》梵语借词研究 103

第五节 回鹘文献《慈悲道场忏法》梵语借词研究 141

第六节 其他回鹘文佛教文献梵语借词研究 149

第五章 回鹘文摩尼教文献梵语借词研究 158

节 回鹘文摩尼教文献 158

第二节 回鹘文摩尼教文献梵语借词研究 160

第六章 回鹘文景教文献梵语借词研究 176

节 景教与回鹘景教 176

第二节 回鹘景教文献梵语借词研究 180

第七章 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梵语借词研究 186

节 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概况 186

第二节 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梵语借词研究 189

第八章 回鹘文献语言文字与文学梵语借词研究 191

节 回鹘文献语言文字梵语借词研究 191

第二节 回鹘文献文学作品梵语借词研究 194

第九章 回鹘文献医学历法梵语借词研究 261

节 回鹘医学文献梵语借词研究 261

第二节 回鹘文献历法梵语借词研究 267

第十章 回鹘语与梵语对音研究 274

节 对音研究相关问题 274

第二节 梵语与回鹘语对音研究 280

第三节 回鹘文《慈悲道场忏法》吐火罗语媒介语借词对音研究 289

第十一章 回鹘文献梵语借词创新研究 308

节 梵语及梵语借词其他研究可行性 308

第二节 梵语借词折射出文化对回鹘文化之影响 312

第三节 回鹘文献梵语借词存在原因 315

参考文献 327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回鹘文献梵语借词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19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