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高昌回鹘时期吐鲁番观音图像研究

封面

作者:陈爱峰著

页数:244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3259709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高昌回鹘时期吐鲁番观音图像研究》一书以吐鲁番的观音图像为基本研究素材,通过对图像内容的释读和绘画风格的分析,以期揭示高昌回鹘观音信仰的特点及与周边地区的交互。高昌佛教艺术十分重要,而此前由于关注者较少,且吐鲁番石窟壁画保护修复较差,研究困难,研究成果寥若晨星。陈爱峰先生常年在吐鲁番工作,在实地调查掌握了许多珍贵的一手资料。对观音图像学内容的释读不少是前人所未知,或对前人释读错讹的订正,具有重要的考古、艺术和历史价值。而本书也是次对于吐鲁番观音图像的系统研究,对于高昌佛教艺术的整理和专题研究具有示范的作用。

作者简介

  陈爱峰,1980年生,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现就职于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并任西北师范大学、新疆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石窟艺术、隋唐史、敦煌吐鲁番文书。主持“吐鲁番藏传佛教遗存调查与研究”等社科基金课题,著有《西夏与周边关系研究》(合著)、《吐鲁番宗教史》(合著)等书著,发表《高昌故城东南佛寺与藏传佛教》、《柏孜克里克石窟第17窟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变考释》等二十余篇论文。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高昌回鹘时期吐鲁番观音图像研究》一书以吐鲁番的观音图像为基本研究素材,通过对图像内容的释读和绘画风格的分析,以期揭示高昌回鹘观音信仰的特点及与周边地区的交互。高昌佛教艺术十分重要,而此前由于关注者较少,且吐鲁番石窟壁画保护修复较差,研究困难,研究成果寥若晨星。陈爱峰先生常年在吐鲁番工作,在实地调查掌握了许多珍贵的一手资料。对观音图像学内容的释读不少是前人所未知,或对前人释读错讹的订正,具有重要的考古、艺术和历史价值。而本书也是第一次对于吐鲁番观音图像的系统研究,对于高昌佛教艺术的整理和专题研究具有示范的作用。

目录

序言
图表目录
绪论
一、本书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回顾
三、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材料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汉风吹拂:高昌回鹘佛教与观音图像调查
第一节 高昌回鹘佛教及其艺术遗存
第二节 观音图像的调查、分类与年代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救难与往生:西方净土信仰体系下的千手千眼观音经变
第一节 图像内容考析
第二节 绘画传统与艺术风格
第三节 西方净土信仰体系下的救难与往生思想
第四节 高昌回鹘时期的千手千眼观音信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慈悲、妙慧与万行:华严信仰体系下的三大士图像
第一节 图像内容考析
第二节 华严三大士图像的滥觞与发扬
第三节 华严思想的彰显及其与密教观音的融合
第四节 难陀童子所反映的吐鲁番与五台山之交流
第五节 天部像和于阗王像及其与敦煌、黑水城之关联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林、猕猴与月轮:禅观意境下的如意轮观音经变
第一节 图像内容考析
第二节 山林禅定与月轮观想
第三节 绘画题材、风格及其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威德神力:观音与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变
第一节 图像内容考析
第二节 宝王经变与壁画绘制年代
第三节 宝王经变在石窟中的宗教意义
第四节 宝王经变与汉译佛经人传吐鲁番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净土的选择:汉藏混合风格的六字观音经变
第一节 图像内容考析
第二节 六字观音像及其信仰
第三节 七观音像及其信仰
第四节 观音信仰的净土选择
本章小结

结语 多元荟萃:高昌回鹘时期吐鲁番观音图像的若干认知
附录一:吐鲁番出土胡汉诸本观音经典、赞美诗、发愿文、功德疏一览表
附录二:散藏世界各地吐鲁番观音图像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二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高昌回鹘时期吐鲁番观音图像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94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