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学龄孤独症儿童教育评估指南

封面

作者:胡晓毅

页数:347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322183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根据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缺陷以及独特的学习特征,提出了孤独症学生的冰山理论,认为在外显的问题行为之下,孤独症学生内在有着多种需求,如同冰山之下的体积隐藏在深海之下,其体积远远大于海面之上的冰山体积。对于孤独症学生的教学的关键就是探究其内在的多种需求。作者又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提出孤独症学生的教育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包括感知觉需求以及运动发展需求;第二个层次是基本的发展需求,包括情绪管理、常规执行以及兴趣与行为三个方面的发展需求;第三个层次是较高的发展需求,包括社会发展、言语沟通以及认知与学业三个方面的内容。孤独症学生的教育需按照三个层次依次进行,并根据学生年龄、严重程度等进行各个领域的优先级排序,以确定学生在每个学期、甚至每个学年的长期教学目标、短期教学目标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

本书特色

近年来,孤独症儿童呈现迅猛增加之势,到底“教什么”和“怎么教”是当前困扰特殊教育教师、家长、相关康复人员的最困惑。但无论是“教什么”还是“怎么教”都需要对每一个孤独症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系统、有重点的评估。教育评估不仅仅为教学环境创设、教学设计和开展,相关数据跟踪和收集奠定基础,本身就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充分认识孤独症学生的“人”的生活、发展和教育需求。为此,本评估指南强调孤独症学生的教育需求应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最个层次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包括感知觉需求以及运动发展需求;第二个层次是基本的发展需求,包括情绪管理、常规执行以及兴趣与行为三个方面的发展需求;第三个层次是较高的发展需求,包括社会交往、言语沟通以及认知与学业三个方面的发展需求。孤独症学生的教育教学应按照这三个层次依次进行,并根据学生年龄、严重层度等进行各个领域评估的优先级排序,以此确定学生的长短期教学目标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本评估共分为三个层次八大领域,共计363个条目,供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融合教育中的资源教师和普通教师、干预康复机构教师以及家长等使用。本指南详细介绍了每个评估领域的主要评估内容,评估方法,以及每个评估条目的评估目的、要求、工具与标准。

目录

第一章 感知觉领域
分领域一:视觉
分领域二:听觉
分领域三:痛觉
分领域四:触压觉
分领域五:温度觉
分领域六:嗅觉
分领域七:味觉
分领域八:前庭觉
分领域九:本体觉
分领域十:皮层觉
分领域十一:通感

第二章 运动领域
分领域一:基本动作
分领域二:精细动作
分领域三:运动执行
分领域四:身体素质

第三章 情绪管理领域
分领域一:情绪识别与理解
分领域二:情绪表达
分领域三:情绪回应
分领域四:情绪调控

第四章 常规执行领域
分领域一:生活自理
分领域二:健康安全
分领域三:学习常规

第五章 兴趣与行为领域
分领域一:有限的兴趣
分领域二:不适宜行为
分领域三:主动性行为
分领域四:变通灵活性

第六章 社会交往领域
分领域一:共同注意
分领域二:交往礼仪
分领域三:交往互动
分领域四:游戏参与

第七章 言语沟通领域
分领域一:指令听从
分领域二:理解回应
分领域三:口语表达
分领域四:语音语调
分领域五:沟通互动

第八章 认知与学业领域
分领域一:概念形成
分领域二:逻辑思维
分领域三:心智解读
参考文献
附录 学生强化物信息汇总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学龄孤独症儿童教育评估指南》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41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