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编
页数:240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921032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 高级中学(全2册)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大纲与说明》,收录了教师资格统考近六次考试的真题,并精心编写了十套标准预测试卷。本书力求将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所考查的知识点全部呈现出来,是一本专门针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专用复习教材。整套试卷紧扣考试大纲,全面覆盖真题考点,每道试题均由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的专家和数百位一线师资精心编写解析,深入浅出地向考生讲解知识要点。
相关资料
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标准预测试卷(一)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B.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溶液和胶体
C.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是二氧化硅
D.用食醋可以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2.下列不能用元素周期律来解释的是()。
A.热稳定性:H2O H2S PH3
B.碱性:KOH NaOH LiOH
C.金属性:Na Mg Al
D.酸性:HCl H2SO3 H2SiO3
3.硫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2S2O3溶液与足量稀HNO3混合:S2O2-3 2H S↓ SO2↑ H2O
B.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同时通入水中:SO2 Cl2 2H2OSO2-4 2Cl- 4H
C.NaHSO4溶液逐滴滴入Ba(OH)2溶液中,反应后溶液呈中性:H SO2-4 Ba2 OH-H2O BaSO4↓
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标准预测试卷(一)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B.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溶液和胶体
C.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是二氧化硅
D.用食醋可以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2.下列不能用元素周期律来解释的是()。
A.热稳定性:H2O>H2S>PH3
B.碱性:KOH>NaOH>LiOH
C.金属性:Na>Mg>Al
D.酸性:HCl>H2SO3>H2SiO3
3.硫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2S2O3溶液与足量稀HNO3混合:S2O2-3 2H S↓ SO2↑ H2O
B.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同时通入水中:SO2 Cl2 2H2OSO2-4 2Cl- 4H
C.NaHSO4溶液逐滴滴入Ba(OH)2溶液中,反应后溶液呈中性:H SO2-4 Ba2 OH-H2O BaSO4↓
D.将少量氯气通入NaHSO3溶液中:HSO-3 H2O Cl22Cl- 3H SO2-4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1 mol/L NaOH溶液:Na 、K 、CO2-3、AlO-2
B. 0.1 mol/L FeCl2溶液:K 、Mg2 、SO2-4、MnO-4
C. 0.1 mol/L K2CO3溶液:Na 、Ba2 、Cl-、OH-
D. 0.1 mol/L H2SO4溶液:K 、NH 4、NO-3、HSO-3
5.一种新型电解水制氢气技术采用图1所示电池结构体系,在电解水时,水蒸气(混有少量氢气)从电解池的氢电极通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电解2 mol H2O时,电解质中1 mol O2-由氢电极向氧电极迁移
B.氧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 4e-O2↑ 4H
C.多孔电极的结构有利于气体的扩散和传输
D.氢电极和氧电极分别连接电源正极、负极
6.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 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 mol A、2 mol B和1 mol A、1 mol B,相同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A(g) B(g)xC(g)ΔH<0。测得两容器中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可能等于2也可能等于3
B.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可使c(A)增大
C.将乙容器单独升温可使乙容器内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甲容器内的相同
D.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 mol A、2 mol B,则平衡时甲容器中0.78 mol·L-1<c(A)<1.56 mol·L-1
7.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A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点燃后有爆鸣声H2O具有还原性B向待测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待测液中含有SO2-4C向Mg(OH)2和Al(OH)3中均分别加入NaOH溶液和盐酸,Mg(OH)2只溶于盐酸,Al(OH)3都能溶Mg(OH)2比Al(OH)3碱性强DK2Cr2O7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8.侯氏制碱法工艺流程中的主反应为QR YW3 XZ2 W2ZQWXZ3 YW4R,其中W、X、Y、Z、Q、R分别代表相关化学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②>①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可区别丙酮和丙醛
B.利用X-射线衍射验证B12为晶体态
C.利用红外光谱确定乙酸乙酯中存在酯基
D.利用质谱图验证铯元素存在
13.在高中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演示“水能点火”的实验(水与过氧化钠反应),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状态,在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的时候,适时地将教学课堂引到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的教学中去。下列不属于该操作目的的是()。
A.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B.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C.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D.降低新知识难度
14.小张这次化学考试考了75分,但是和上次考试的50分相比,小张的进步还是很大,所以班主任给她颁了一个学习进步奖。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B.相对评价
C.绝对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15.教师的板书应科学规范。下列化学名词书写正确的是()。
A.石碳酸、锥型瓶
B.酚醛树酯、羧基
C.酸碱指示计、焰色反应
D.丁苯橡胶、淀粉
16.下列有关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命题应从相应的学业质量水平中提炼、确定各试题的测试目标
B.试题情境的创设应紧密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
C.试题情境的创设应注重真实情境的丰富性、启发性、过程性和趣味性
D.试题的测试任务应融入真实、有意义的测试情境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教学的做法不恰当的是()。
A.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学习化学
B.学校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做实验的机会
C.重视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引导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D.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
18.某教师在讲授“过氧乙酸的结构和性质”时,采用“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过程中,经常使用一种叫作‘过氧乙酸’的消毒剂”的情境来引入课题。该教师是从()入手创设教学情境以引入课题的。
A.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B.认知矛盾
C.科技成果D.化学直观手段
19.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关键。下列关于化学教学重难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学重点是相对于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而言的,学生能力水平不同,教学重点也不同
B.教学重点对于所有学习相同章节课程内容的学生而言是一致的
C.教学难点是讲解最多、占幅最大的内容
D.教学重点一定是教学的难点
20.刚进入学校做教师的小胡每天都在努力学习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每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小胡总要求自己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且和帮带自己的教师一起分析。小胡所采用的教学反思方法是()。
A.详细描述B.反思日记
C.行动研究D.职业发展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小题12分,第22小题13分,共25分)2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指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的学习环境。在这一环境中,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势在必行。
问题:
(1)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哪些方面?(5分)
(2)举例说明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微观实验进行整合。(7分)
2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化学事实性知识是指反映物质的性质、存在、制法和用途等多方面内容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的知识。学习化学事实性知识时,可以采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的学习策略、联系-预测策略、知识结构化策略等。
问题:
(1)简述利用联系-预测策略进行学习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6分)
(2)请以“氨和氨的性质”为例,谈谈如何利用联系-预测策略学习这些知识。(7分)
三、诊断题(本大题1小题,15分)23.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猩杓屏讼铝惺蕴猓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臼蕴狻吭谝桓霾坏既鹊拿鼙杖萜髦校只发生两个反应:①A(g) B(g)2C(g)ΔH10。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
B.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
D.等容时,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测验结果】参加测验学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选项ABCD比例32.1%30.7%26%11.2%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的正确选项是什么?(3分)
(2)请分析和诊断各个选项学生解答错误的原因。(8分)
(3)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果要你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4分)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20分)24.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某教师关于“钠的化学性质”的教学实录片段。
师:我们已经知道钠是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金属,它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第三位。现在,请思考这个问题:“用钠单质能否顺利置换出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铁?”
【板书】思考:用钠单质能否顺利置换出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铁?
学生:交头接耳、相互讨论,然后有些学生大声回答:“能!”
(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出对这一答案的首肯)
师:你们的答案是否正确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多媒体投影】
第一组实验:在一个盛有小半杯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投入一块米粒大小的金属钠(预先除去外皮和吸干煤油),待反应完毕后把所得溶液与另一个小烧杯中的硫酸亚铁溶液混合。认真观察现象并作翔实的记录,把实验现象记录抄到黑板上。
第二组实验:在一个盛有大半杯硫酸亚铁溶液的小烧杯中投入一块米粒大小的金属钠(大小与第一组相当,预先除去外皮和吸干煤油)。认真观察现象并作翔实的记录,把实验记录抄到黑板上。
第三组实验:在一个盛有大半杯硫酸铁溶液的小烧杯中投入一块米粒大小的金属钠(大小与第一、二组相当,预先除去外皮和吸干煤油)。认真观察现象并作翔实的记录,把实验记录抄到黑板上。
师:下面请6名同学到讲台上来和老师一起进行实验。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本书特色
《中公版·2025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高级中学)》具有以下特色:
(1)配套试卷讲解
本套试卷配有试卷讲解,梳理考点,讲解解题方法。
(2)精选真题,洞悉考情
编者整理了近几年的10套真题,全面总结命题规律,严格依据真题命题特点编织,帮助考生从整体上把握考试难度,熟悉教师资格考试考查的特点和命题趋势。
(3)深度解析,讲解细致
试卷的题目和答案均经过研发团队多次讨论和反复推敲,力求答案准确、解析透彻,引导考生在解题过程中理清解题思路,举一反三,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让备考更轻松。
(4)模拟预测,冲刺备考
本图书除了10套真题外,还配有5套标准预测试卷,帮助考生实战演练,冲刺备考。
目录
目录
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精选)/
2021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精选)/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一)/
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二)/
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三)/
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四)/
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