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设计及案例

封面

作者:唐挈

页数:194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3031544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定义物理量的实验教学设计、通过观察总结规律的实验教学设计。

本书特色

每一个案例都基于唐老师对学生认知过程的理解和分析,展示出其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并配有具体翔实的实验装置描述和数据支持。特别是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提问,有些是指导学生观察现象,更多的是在关键处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让学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突破思维障碍,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唐挈编著的《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设计及案例》以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设计为主题,特点是在总体论述的基础上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以期拓展教师实施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的视野。

目录

第一部分 绪言
第二部分 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
1.“绪论”的教学
2.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4.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5.探究弹簧振子的周期跟哪些因素有关
6.探究单摆的周期跟哪些因素有关
7.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8.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
9.探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10.探究变压器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11.探究光的传播方向在折射现象中满足的规律
12.电子的发现

第三部分 定义物理量的实验教学设计
1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14.加速度
15.动量
16.电容器的电容
17.电源电动势
18.磁感应强度
19.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

第四部分 通过观察总结规律的实验教学设计
20.利用沙摆进行振动图像的教学
21.一节习题课上的观察实验
22.电磁感应现象
23.自感现象
24.电容、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25.LC振荡电路

参考文献

节选

  1.请描述小球的运动状态。  2.小球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3.在某一位置,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哪些力提供?  4.小球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哪些力对小球做了功?  5.如果知道悬绳的长,能否确定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什么?如果还知道小球的质量,能否确定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对悬绳的拉力大小?  6.比较小球在两侧的最大高度,分析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7.在悬点的正下方水平放置一根铅笔,从悬绳呈水平状态开始自由释放小球,观察小球和悬绳的状态变化。  8.逐渐向下移动铅笔放置的位置,仍然从悬绳呈水平状态开始自由释放小球,观察小球和悬绳的状态变化。  9.铅笔放在什么位置时,悬绳能够一直拉紧?为什么?  这样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做”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由“观察”引起“思考”,而“思考”引起更深入的“观察”,这样的“观察”和“思考”的实践过程,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概括或抽象出现象中隐含的物理规律的能力  例如前面所述的“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就是建立在可靠实验事实基础上的科学抽象。再如,通过光在不同媒质界面的传播情况的实验,可以概括出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通过观察不同情况下的电磁感应现象,概括出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等等。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根据实验事实进行推理或想象的能力  推理和想象都要有正确的前提,而这个前提就是实验事实。例如通过“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可以推知物体保持匀速运动的情景;通过观察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再利用推理和想象可勾画出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景;通过观察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各种金属产生光电流的情况,可推理、想象出光电效应的机理,建立光电效应方程;通过观察光的各种宏观现象,可利用推理认识光的本性……  4.创造实验条件,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简单地说,实验操作能力就是外显的动手能力,是一种借助物理实验装置实现或检验设想的能力。“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有创造实验条件,让学生进行长期的操作实践,才能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设计及案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28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