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训

封面

作者:马立骥编著

页数:301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30809927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心里健康概述、自我意识、大学生人际交往、学习心理、大学生的情绪、恋爱与性心理、大学生人格发展、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等。

作者简介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马立骥教授

马立骥,男,祖籍安徽省宣城市,出生于1963年7月,医学心理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毕业於皖南医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从1992年起就从事心理咨询与矫治工作,2003年获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培训师资格证书。曾在皖南医学院工作20年,2006年人才引进调入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工作至今。主要研究领域为警察心理健康、保健与养生、罪犯(劳教人员、戒毒人员)心理咨询与矫治及心理训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是浙江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浙江省罪犯心理与矫正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示范建设刑事执行专业项目负责人、教务处副处长,《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浙江编委。

近年来承担了《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正》、《司法精神病学》、《罪犯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劳教人员心理咨询与矫正》、《项目干预》等课程的教学。多次获的“教学质量优胜奖”,近年来还被评为“管理先进个人”、“科研先进个人”等称号。

本书特色

马立骥编写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训》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概述、自我意识、大学生人际交往、学习心理、大学生的情绪、恋爱与性心理、大学生人格发展、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大学生择业、职业心理适应与生涯规划等。这些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第一教材,也是关注自身成长与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朋友的有益读本。

目录

第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绪论
第一节 健康新概念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第二章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心理分析
第三节 促进自我意识发展的方法
第三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概念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的表现
第三节 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
第四章 学习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学习概述
第二节 大学学习的心理准备
第三节 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与调适
第四节 大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培养
第五节 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
第五章 大学生的情绪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情绪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第三节 大学生的情绪问题
第四节 情商与大学生的情绪调适
第六章 性心理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大学生性心理发展与特征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性心理问题与调适
第三节 大学生如何培养健康的性心理与行为
第七章 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人格概述
第二节 人格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发展
第八章 心理评估技术与运用
第一节 心理评估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人格测验
第三节 常用心理评定量表
第九章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其防治
第一节 心理障碍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常见表现
第四节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矫治
第十章 大学生择业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大学生择业心理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技巧
第三节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困惑及其调适
第十一章 职业生涯发展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生涯与大学生人生发展
第二节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
第三节 人生管理三步曲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二、健康教育的概念 健康教育是在人们对健康认识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成熟起来的一门学科,它以传授健康知识、明确健康行为规范为己任,即“研究传播健康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预防疾病、消除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的学科”。 健康教育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因为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使人们日益认识到,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迫切需要对人们进行以健康为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降低影响健康的危害因素,以便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课程就担当了这样的重任,1988年和1990年先后召开了第十三、十四届国际健康教育大会,100多个国家的有关专家和学者指出:健康教育不是一般的卫生知识的传播、宣传和动员,它的着眼点是行为问题,帮助人们建立与形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从实施角度来看,健康教育首先是健康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它的核心就是要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增强自我的和群体的保健意识及保健能力,营造一种全民范围的健康意识。因此,健康教育就必须为人们提供改变对健康有害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服务,并促使人们自觉地去应用这些知识和服务。其次,健康教育又是一种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它强调改变人们的行为,以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健康教育要有组织地加以实施,要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中。以在他们的意识形态、生活理念和独立生活习惯形成的过程当中自然地渗透进健康的行为准则,在接受其他知识,培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接受正确的健康知识,学会认识和处理自身的、周围的健康问题。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地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训》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0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