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曹漱芹
页数:402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30824769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致力于为解决孤独症儿童“应该教什么”的核心问题,重点探索了四大问题:一是国际上关于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的观点是什么?二是国内对孤独症学生的期望是怎样的?三是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的领域和指标有哪些?四是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体系该如何在实践中转化应用?通过综合性研究思路,汇集国际、国内的多元观点,作者构建了涵盖“健康生活”“学习参与”“社会融入”三大领域、八大板块和二十一个要点的学龄期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框架,并从应用理念、应用领域和应用案例三个方面阐释了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框架的应用转化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特色的孤独症教育理论构建,助推一线教育教学实践的改革。
作者简介
曹漱芹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特殊教育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院长,兼任浙江省残联副理事长、教yu部基础教育特殊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为孤独症儿童发展与教育,主要从事孤独症教育指南研制、资源开发、课堂创新、孤独症儿童教师培养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5项,教yu部委托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新华文摘》转摘2次;受理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获2022年基础教育国jia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金琦钦
浙江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讲师,课程与教学论博士。
研究方向为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设计、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主要从事融合教育课程开发、孤独症儿童课堂支持、孤独症儿童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工作。曹漱芹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特殊教育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院长,兼任浙江省残联副理事长、教yu部基础教育特殊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为孤独症儿童发展与教育,主要从事孤独症教育指南研制、资源开发、课堂创新、孤独症儿童教师培养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5项,教yu部委托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新华文摘》转摘2次;受理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获2022年基础教育国jia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金琦钦
浙江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讲师,课程与教学论博士。
研究方向为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设计、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主要从事融合教育课程开发、孤独症儿童课堂支持、孤独症儿童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在《中国特殊教育》《比较教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新华文摘》转摘1次;出版《教学是一门设计科学》《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学习与评估》等译著。
目录
第一节 孤独症学生和孤独症教育概述
第二节 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的内涵
第三节 探索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的价值
第四节 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的研究设计
第二章 从临床实践指南中探寻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
第一节 从临床实践指南中探寻关键能力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节 从临床实践指南中分析和提炼的关键能力
第三节 临床实践指南中的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指标整合
第四节 对临床实践指南中关键能力指标的总结和反思
第三章 从教育干预文献中凝练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
第一节 从教育干预文献中凝练关键能力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节 教育干预文献中的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
第三节 对干预文献中凝练的关键能力指标的总结和反思
第四章 从个别化教育计划中聚焦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
第一节 从IEP中聚焦关键能力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节 IEPK期目标的内容焦点和行为表现水平状况
第三节 对孤独症学生IEP长期目标的讨论和反思
第五章 从教师和家长观点中探索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
第一节 从教师和家长观点中探索关键能力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节 教师和家长对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的观点
第三节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第六章 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框架的系统建构
第一节 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框架构建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框架的结构与内容
第三节 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水平的设计
第七章 孤独症学生“健康生活”领域的关键能力指标
第一节 “健康”板块的关键能力指标
第二节 “生活”板块的关键能力指标
第八章 孤独症学生“学习参与”领域的关键能力指标
第一节 “认知”板块的关键能力指标
第二节 “学习”板块的关键能力指标
第九章 孤独症学生“社会融入”领域的关键能力指标
第一节 “游戏”板块的关键能力指标
第二节 “沟通”板块的关键能力指标
第三节 “人际”板块的关键能力指标
第四节 “群处”板块的关键能力指标
第十章 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框架的应用
第一节 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框架的应用理念
第二节 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框架的应用领域
第三节 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框架的应用案例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