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景端
页数:294 页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351555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李景端,中共党员,资深翻译出版家。1951年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系,195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外贸系。1975年进入出版界,1979年创办《译林》外国文学杂志,积极介绍西方当代现实题材的流行小说;1988年出任译林出版社首任社长兼总编辑后,又广泛引进外国文学名著及流派新作,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并使译林出版社发展为知名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他策划组稿并担任责编的《尤利西斯》,曾荣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一等奖。他曾多年负责中国版协外国文学出版研究会的工作,受聘福建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连任四届香港中文大学“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特邀顾问。退休后,热心翻译打假,替译者打维权官司,参与文化公益活动,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一百余篇,出版有《波涛上的足迹》、《心曲浪花》、《如沐清风》等散文集。
相关资料
翻译名家故事与冰心谈翻译为了出版《冰心译文集》,我约冰心老人写一篇自序,并事先提了几个有关文学翻译的问题向她请教。就在1997年“七一”香港回归的前几天,我带着鲜花去北京医院看望她。老人坐在轮椅上正听着她的二女婿陈恕教授朗读打印出来的译文集自序。当陈恕介绍过我之后,老人含笑示意把自序交给我,并轻声附耳陈恕转告我,我提的翻译问题,她在自序里都讲到了。自序不长,除介绍老人一生从事文学翻译的经历与成果之外,主要讲了三个观点:一是翻译必须是有价值的。就连对纪伯伦这样的名家的作品,她在译《先知》时也绝非拿来就译,而是先读一遍,有了“深刻印象”后又重读一遍,直到“觉得实在有翻译价值”,这才“着手翻译”。二是译者必须敢于对译文负责。以前有的人误解,以为冰心译的泰戈尔的诗,是别人从印地语译成英语后再由她译成中文的。这次冰心说明,她所译的诗,都是泰戈尔自己用英文写的,她是在“有把握了解作者的原意”之后才译起来的,并郑重宣布:“在‘信’字上,我自己可以负责。”这不仅是一种自信,更是在译德上的自重。三是要尽量翻译自己熟悉的。冰心说:“我翻译的作品大部分是我喜欢的”,“我从来不敢重译”,也有些翻译“那是给我的任务
目录
节选
《翻译编辑谈翻译》介绍了: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多元的趋势,而且不同学科和行业之间的互相交融也更加密切了。翻译,承担着传播和传承世界科学文化的重任,涉及不同语言文字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因此,有必要以跨文化的视野,来审视翻译的理论和实践,调整和应变翻译与其相关方面的关系,从而求得对翻译新的科学认知。翻译与出版密不可分。翻译依赖出版得以传播,出版依靠翻译获得外国出版资源,翻译与出版的这种文化血缘关系,表明两者是文化传播这个链条中互相连结的两个链。从出版角度来看!翻译不单是一项文化学术,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即促进先进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责任。作为一名翻译编辑,承担着与译者不尽相同的任务。前者既要重视翻译学的规则,又要关注传播学和社会学对翻译的影响,包括确立正确翻译导向,重视译作社会效果,恪守翻译职业道德,保证翻译质量,维护翻译版权,规范翻译市场管理和竞争,促使译者与出版者共同构建和谐翻译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