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树槐
页数:343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446339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为进一步推动翻译学的研究与发展,满足本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教学与研究的需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特别组织国内专家撰写以翻译学学科本体研究为主的系统的理论性著作——“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本丛书是一个开放性的系列,充分反映了本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其理论的系统性、学术观念与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必将对我国翻译学的发展和翻译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丛书面向高等学校翻译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翻译学界、语言学界及以文学、文化、哲学与心理学等学界的翻译工作者和爱好者。
本书意在构建一个综合的翻译教学体系:在理论上,它能丰富翻译学的研究内涵;在实践上,它能解决翻译课程规划的思想和理念(高级层面)、教学大纲的制定(中级层面)、教科书的编写和翻译课堂的操作(低级层面)。
本书特色
《翻译教学论》由王树槐所著,本书作者在参考引证大量书籍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广泛介绍国内外的各种翻译教学理论并评析它们的得失。同时,提出各种句/句群的逻辑组块模、翻译教学的层次和策略、翻译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及用以支助学生的各种方式,包括建立语料库以及各种支架支持等,对于翻译教学实践具有相当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目录
第二章 翻译能力模式论2.1 翻译能力理论研究综述2.1.1 翻译能力性质与构成2.1.2 翻译能力发展阶段说2.1.3 小结2.2 翻译能力的综合模式2.2.1 翻译能力综合模式的构成因素2.2.2 翻译能力综合模式的发展阶段第三章 翻译课程模块论3.1 知识融人模块3.1.1 对比语言学知识3.1.2 语篇语言学知识3.1.3 语体、文体学、关学知识3.1.4 文化知识3.1.5 翻译知识3.1.6 翻译工具知识3.2 句/句群的逻辑组块模块3.2.1 英汉翻译教学的组块3.2.2 汉英翻译教学的组块3.3 语篇移境重构模块3.3.1 文本分析3.3.2 语篇格式塔重构:宏观结构3.3.3 语篇语域重构:中观结构3.3.4 语篇脉络重构:微观结构3.3.5 语篇功能再现3.4 美学表现模块3.4.1 表层美质3.4.2 中层关质3.4.3 深层美质3.4.4 小结3.5 文化策略模块3.5.1 实用翻译文化策略3.5.2 文学翻译文化策略3.6 翻译过程策略模块3.6.1 规定性翻译过程策略3.6.2 描写性翻译过程策略3.7 个性与思维模块3.7.1 人际/情感策略3.7.2 翻译思维策略第四章 翻译教学原则论4.1 层次性原则4.1.1 翻译技能发展维度4.1.2 语言能力发展维度4.1.3 翻译思维发展维度4.1.4 创造性发展维度4.2 结构性原则4.2.1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论述介4.2.2 结构主义教学论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4.2.3 结构主义的局限及改进4.3 认知性原则4.3.1 “认知同化学习”模式翻译教学4.3.2 “信息加工心理学”模式翻译教学4.3.3 心理语言学模式翻译教学4.4 折衷性原则4.4.1 过程教学和结果教学的折衷4.4.2 客观主义教学和建构主义教学的折衷4.5 链接性原则4.5.1 英语无灵主语句语料库4.5.2 转移修辞法语料库4.5.3 风格比较语料库4.5.4 复合句翻译语料库4.5.5 虚实转换语料库4.5.6 特殊句型语料库4.5.7 衔接关系词语料库4.5.8 名词动用语料库4.5.9 转化为名词的语料库4.5.10 拟声词翻译语料库4.5.11 新词翻译语料库4.5.12 对词(twinwords)语料库第五章 翻译教学方法论5.1 以过程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法5.1.1 批评法5.1.2 比较法5.1.3 翻译工作坊教学法5.1.4 平行文本教学法5.1.5 翻译语料库教学法5.1.6 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法5.1.7 翻译档案教学法5.1.8 笔译推理教学法5.1.9 功能主义翻译教学法5.1.10 翻译卷宗写作教学法/翻译日记写作教学法5.1.11 信息交流教学法/e-mail名单教学法5.1.12 翻译任务教学法5.2 以结果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法5.2.1 英汉语言对比教学法5.2.2 语篇翻译教学法5.2.3 修辞教学法/文体教学法/美学教学法5.2.4 社会符号学翻译教学法5.2.5 二度对话翻译教学法5.2.6 五步翻译教学法5.3 翻译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5.4 “惑一诱一产”翻译教学法5.4.1 惑的阶段:惑结定位5.4.2 诱的阶段5.4.3 产的阶段5.4.4 实验效果分析第六章 翻译教学评价论6.1 翻译教学评价系统6.2 发展性翻译教学评价:结果领域6.2.1 翻译教学评价文献综述6.2.2 发展性翻译教学评价的三阶段评价要件6.2.3 发展性翻译教学评价的实施6.2.4 发展性翻译教学评价的形态6.3 发展性翻译教学评价:过程领域6.3.1 翻译策略评价6.3.2 翻译人格评价6.3.3 翻译学习风格评价6.3.4 翻译理念评价6.4 小结第七章 结论7.1 研究回顾与总结7.2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7.3 翻译教学研究范式:回顾与展望参考文献后记
节选
《翻译教学论》由王树槐所著,本书作者在参考引证大量书籍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广泛介绍国内外的各种翻译教学理论并评析它们的得失。同时,提出各种句/句群的逻辑组块模、翻译教学的层次和策略、翻译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及用以支助学生的各种方式,包括建立语料库以及各种支架支持等,对于翻译教学实践具有相当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