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熹
页数:280
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6044970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书为2021年度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重点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汽车维修专业群1+X证书制度书证融通实施路径探索与实践》、2021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攻关课题《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深化产教融合的“四化”模式研究与实践》及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标准与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概念、特征、体系等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对产教融合的基本概念、特点、相关理论及作用等进行了解释与分析;第三章对国外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机制进行比较分析;第四章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利益相关者分别进行阐述;第五章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第六章对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第七章详细介绍了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的建设策略;第八章选取了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产教融合优秀实践成果案例。
目录
第一节 现代职业教育的概念
第二节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与特征
第三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第二章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产教融合的概念
第二节 产教融合的特点
第三节 产教融合的相关理论
第四节 产教融合的作用
第三章 国内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及启示
第一节 国外产教融合的发展
第二节 国内产教融合的发展
第三节 国外产教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第四章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第一节 政府的利益分析
第二节 行业企业的利益分析
第三节 学校管理人员的利益分析
第四节 教师的利益分析
第五节 学生的利益分析
第五章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第一节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措施
第六章 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评价的现状
第二节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机制
第七章 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策略
第一节 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第二节 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的概念界定
第三节 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的建设策略
第八章 产教融合案例
案例一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汽车类专业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
案例二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水平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路径——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FANUC产业学院建设为例
案例三 西安市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节选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需要强调的是,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稳定的、深度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基本渠道就会断裂。将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刻意分割,认为可以相对独立、互不关联的想法,是违背事物发展基本逻辑的。产教融合在以下几个环节表现得极为突出。 1.专业和课程建设 传统的校企合作对专业和课程建设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产生根本性影响。产教融合与之相比有两个特点:第一,在产教融合层面上发生的校企合作是在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始终,而不是在某一环节。在此层面,企业通过专业人员的参与、企业与学校合作项目的建设,直接形成从专业和课程开发环节到实施环节、保障环节的合作。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伊始,企业的因素(如对岗位技术的要求、素质的要求、设备的影响、岗位迁移的趋势等)都已经作为专业和课程建设必须考虑的因素。企业人员直接参与专业和课程的设计与安排,保证了企业影响的有效性。第二,在产教融合层面,大量的企业岗位因素和环境文化因素进入课程。而传统的校企合作在这一环节上,一般通过增加一定的附属课程来实现。这些课程虽然充分体现了企业的影响,但这些课程本身游离在整个课程外,不对课程产生很大影响。 2.教学方式 传统的校企合作不对教学方式产生明显影响,因为在这一阶段,一些采用实践教学方法的课程是在课程主体系之外的附属品。在产教融合阶段,企业已经渗透教学的全过程,一些具有革命性的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专业课程中,以实践教学、学用结合为特征的教学方法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些方法在传统的校企合作阶段,在有限的课程教学中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例如,在当前专业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些比较成熟的实践教学方法,都是在企业参与的直接推动下形成并趋于成熟的。团队式教学直接来自企业生产中的团队合作,可以说是来自企业的生产环境。任务式教学则直接来自企业生产环境下的师徒制教学方法,在一个任务的引导下完成教学任务——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课题式教学来自企业技术攻关,是带着问题研究的一种方法。学生是在知识不具备的情况下,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攻关来学习。可以说,只有在产教融合的层面上才真正实现了教学方法的革命。在此层面还实现了一项重大创新,就是在技能比武与竞赛中实施教学,这是一种针对关键目标集中进行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也被大量运用在生产性实训教学中。 3.教学组织形式 在产教融合层面,教学组织方式的变革比传统的校企合作深刻得多。由于要根据企业的要求组织教学,大一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就不再适合新的要求。根据企业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训,直接引发了订单班培养模式的产生。订单班是根据企业要求进行定位培养,即把一些学生组织起来,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培育,毕业后直接送到对口企业就业。这种订单制作、量体裁衣的方法打破了传统的统一教学管理模式,有利于把企业的因素迅速、完整、有效地吸收到教学中。在产教融合层面,也产生了一整套校内实训的组织与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校企合作阶段,学校也有一定的校内实训教学,但是一般采用学校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在产教融合阶段,由于企业的参与,可以把企业的环境、生产组织方式引入学校实训环境,这就产生了一些创新型的组织形式,如“三班制”“预顶岗”等。在这一阶段,还产生了适应企业需求的实习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生实习作为任务分配到企业,企业必须承担这一义务和责任。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不再承担此义务和责任,学生到企业实习首先必须征得企业同意,这就要求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安排实习,使企业和学生的利益都能得到兼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