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潘丽
页数:168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6398143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共分为七章。首章为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概述,主要介绍了英语教学的内涵、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第二章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英语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英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维模式,主要介绍了创新思维与英语教学、模仿思维与英语教学、艺术思维与英语教学、理性思维与英语教学、英语教学中思维模式的培养;第四章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主要介绍了语言知识教学、英语技能教学、情感态度与文化教学;第五章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介绍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概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第六章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主要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模式、内容型教学模式、整体化教学模式、ESP框架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第七章为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介绍了从文化的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多元文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挑战、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探索。
作者简介
潘丽,女,1981年8月出生,四川文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教学、英美文学。近年来主要讲授“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基础英语”“英语阅读”“大学英语”等课程,主持或参与省级、市厅级课题多项,参编教材多部。
目录
第一节 英语教学的内涵
第二节 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第三节 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第二章 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英语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英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维模式
第一节 创新思维与英语教学
第二节 模仿思维与英语教学
第三节 艺术思维与英语教学
第四节 理性思维与英语教学
第五节 英语教学中思维模式的培养
第四章 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
第一节 语言知识教学
第二节 英语技能教学
第三节 情感态度与文化教学
第五章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第一节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概述
第二节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第三节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体系
第六章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
第一节 任务型教学模式
第二节 内容型教学模式
第三节 整体化教学模式
第四节 ESP框架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第七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
第一节 从文化的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
第二节 多元文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挑战
第三节 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探索
参考文献
节选
《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学校 英语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离不开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具体来说,学校对英语教学的重视和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供时间保证 同传统教学相比,现代教学中英语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常常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同时,学生在参与教学时在课前准备与课后复习上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因此,学校在整体教学安排上要为英语教学的备课与上课预留出充足的时间,保证教师备课与学生上课的时间不被其他教学活动所挤占。 2.提供设施保证 英语教学具有方式灵活的特点,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一些必要的教学设施,如多媒体教学设备、活动场地、活动材料等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离不开电子期刊、英文报刊、教学软件等教辅资源。可见,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的资金投入。学校投入资金购置、租用与英语教学相关的设施,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提供良性机制 为保证英语教学顺利进行,学校应为英语教师创造轻松的工作环境,积极为英语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难题,同时提供科研的空间和深造的机会。这些努力会使英语教师深刻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保证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的基础英语水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和投入教学中,从而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四)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共同作用的知识、思想、观点、概念、原理、事实、技能、技巧、问题、行为习惯的总和。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没有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就无法进行。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并确定教学内容,制订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编制教科书,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师生的主动性,活化教学内容并使学生有效掌握,是保证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可见,教学内容也是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归纳起来,英语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是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重要内容之一。没有扎实的语言知识作为基础,学生就不可能掌握较强的语言能力。例如,大学英语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密切联系、不可分割。语音、词汇和语法(语言形式)体现在一定的话题中。学生在运用语言时,除了要具有话题知识,还应掌握语言形式在一定话题中所具有的功能。只有当他们既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又具备语言功能和话题方面的知识时,才能正确、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 2.语言技能 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时第一的四项基本语言技能是听、说、读、写,掌握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是学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和重要手段。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必须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语言技能及其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体验语言和感知语言的机会,促进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语言知识。在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是分辨、理解话语的能力;说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的能力,同时也是运用口语输出信息的能力;读是辨认、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写则是运用书面语表达思想的能力,同时也是运用书面语输出信息的能力。通过大量听、说、读、写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真实的语言交际奠定基础。 3.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指学生为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方法。英语的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和效果,也有助于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用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可以改进英语学习方式,提升英语学习效果。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监控和反思,培养学生根据学习内容不断调整学习策略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他人的学习策略,通过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得,尝试不同的学习策略,最终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