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时代高校英语教学研究

封面

作者:刘媛著

页数:202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6397013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新时代高校英语教学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发展,可谓风生水起。群雄奋力投身信息科技时代大潮,蔚为壮观。多模态课堂教学及研究则是敢为人先、推陈出新的又一例证。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都刚刚起步。不管理论、方法、技术,还是路径、方向、目标,都未得到系统梳理和建树,要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试刀,并非易事。而且多模态话语研究涉及领域多,任务重,对于研究者个人来说,其需要兼具多种才能与技艺,方能做到游刃有余。  著作开篇伊始,清晰展示了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概况,基于丰富的材料,着力描述了总体环境和各关键要素,单是借助于此,读者便能领略大学英语教学的主体脉络。作者基于其对相关理论的理解,结合教学实际,深入浅出,为理论的实际应用展示了可行路径和方法。  该著作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论题新颖,具有前瞻性;材料翔实,参考价值高;思路清晰,可读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深度,易于操作;宏观思考与微观技术实现相结合,具有现实性。

目录

第一章 高校英语教学概论
第一节 高校英语教学概述
第二节 高校英语教学理念探究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第一节 新时代高校英语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新时代高校英语发展的策略

第三章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探究
第一节 文化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
第三节 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第一节 新时代高校英语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英语教学模式
第二节 任务型教学模式
第三节 内容型教学模式
第四节 整体化教学模式
第五节 新时代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第六节 新时代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七节 ESP框架下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英语教学与多媒体
第一节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第三节 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第四节 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其发展趋势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英语教学之慕课
第一节 慕课的发展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慕课时代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展望
第三节 慕课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第七章 新时代高校英语教学评价探究
第一节 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评价的分类
第三节 评价质量分析
第四节 形成性评价

第八章 新时代高校英语教学调查与课程实践应用
第一节 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学生英语学习内部因素调查分析及对策探究
第三节 学生英语学习与跨文化交流的实践应用分析
第四节 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探究
参考文献

节选

  (1)“语言初步表达互相理解”是基础  在学得和习得目的语的过程中,学习者将不自觉地使用他们已经学到的语言规则(不管是母语的还是目的语的)构造新语言,因为利用已有的知识或技巧可以简化习得的过程。这一过程就像咿呀学语的儿童一样,肯定有一个犯错误、改正错误,再犯错误、再改正错误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错误也是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使用外语表达自己思想的结果。  但是,在对待学习者错误的问题上,外语教师似乎更愿意坚持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认为错误是刺激行为反应中的一种行为偏差,必须通过新的刺激来对正确的形式加以强化,应该有错必纠。因此他们根据教学大纲和考纲要求,在语音、语言点和句型教学上竭尽所能,非常谨慎,不愿放过学生的丁点错误,企图追求最完美的效果,其动机可敬,但事倍功半。因为他们在改错的过程中,一方面很多时候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觉得自己很差;另一方面无意让学生记住了错误的表达法,而很少使学生接受改正了的正确表达。比如批改作文,如果教师出于好心把作文批得满篇通红,学生肯定会垂头丧气,觉得自己不可救药了,而不会去仔细分析自己的错误所在。  其实,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表达、与人沟通和交流,能够互相理解也就达到了目的,至于一些表达错误,只要不造成较大的理解困难,往往会被忽略。何况学习者是一个灵活的、有判断能力的决策者。我们可以认为这些错误是学习者为了习得语言而使用的一种不断调整目标和达到目标的学习策略,一种用来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语言假设。在不断地犯错误与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学习者的表达能力不断增强,语言水平不断提高。因为语言学习只有在符合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在学习者理解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新内容才能达到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和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下一个“i+1”语言发展阶段(这里“i”指当前语言知识状态,“1”指当前语言知识与下一阶段语言知识之间的差距)。同时教学中我们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因素,如学习动机、自信心和情绪等,这样也更有利于在我国外语环境极度欠缺的情况下鼓励学习者的语用意识,促进流利程度,通过在不自觉的语用过程中达到熟练,形成对言语的感悟,从而提高水平,减少错误。  当然,我们也不能纵容错误。如果我们像外籍教师批改作文一样无视语法错误,而主要依据内容打分,有些学生得“A”,就会以为自己的英语很不错,以后就不会多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因此还是要针对错误类型对严重的错误提供适时恰当的反馈。  (2)“语言熟练掌握,知识够用”是标准  外语学习者学习外语的目的多种多样,语言掌握的标准也不应该完全一样。有些学习者可以用高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有的学习者就不一定。我国大学英语衡量掌握的标准是全国四、六级等级考试,这是一种语言能力的测试。但是语言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际。强调交际不是对“语言能力”的否定,“交际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认知能力、文化知识、文体知识等方面,语言能力的培养与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可分割,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交际能力培养的基础,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培养的目的。如果学习者在掌握了语言基本结构和语言规则后,能够得体地使用语言把自己的思想自然流畅、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这样就应该算是“掌握”了。所以衡量语言是否熟练掌握的标准应该是学习者的知识是否“派上用场”、是否“能够用上”。  “知识够用”主要表现在词汇的使用及其搭配上。我国四、六级等级考试大纲要求的词汇量很大,学生往往记住了很多词汇,却仍然表现出不够用,在听、说、读、写英语时常常显得黔驴技穷。为什么?原因在于没有完全消化吸收和活用所学词汇。可见,“知识够用”需要有一定的词汇量,但关键在于灵活运用。现在许多学生的英语水平“像七八十度的热水”未能“沸腾”的主要原因不是完全因为单词总量少,而是单词总量与其表达应用能力不能成正比,常用词汇不会常用。常用词汇熟练程度与外语表达能力呈正相关,如果中国学生在多年的英语课堂上能够翻来覆去学习运用2000个左右的常用词语或相关句型,就不至于大学毕业时还张不开嘴、写不顺手。因此我们不宜单纯追求词汇量,而应把常用词汇及其搭配视为教学重点。如果学生能够达到活用基本词汇的程度,前面提到的错误现象一定会大大减少。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时代高校英语教学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99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