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自然流淌的音符:基于幼儿主动学习的幼儿园适宜性课程探索与实践

封面

作者:刘健

页数:464

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517251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与构建的深入推进,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为基础;以人类发展生态学为依据;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渊源开展了系统、扎实地探索。形成了独特的儿童观、教育观及课程观,确立了七大构建原则,用以指导实践,使幼儿获得富有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因园制宜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宜性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名称——葵花课程。依据《纲要》和《指南》的精神,结合园所“五精”育人目标,编制了课程三维目标体系。科学设置了课程,整体课程由共同性课程与个性化课程构成,共同性课程中包括基础课程、特色课程及拓展课程。基础课程由善德活动、勤思活动、乐动活动、创美活动和爱劳活动组成;特色课程通过主题活动来承载,更凸显了课程中基于幼儿主动学习的理念和生成与预成活动相结合的方法;而个性化课程则有效满足幼儿的个性需求。同时,围绕整体课程理念,结合课程结构四要素,形成了葵花课程架构图,更清晰、完整地展现了整体课程。另外,在教师大量实践的基础上,高度概括和提炼出了利于课程目标落实、适于幼儿主动获得多种有益经验的、富于弹性的课程操作模式。立足于实践有效选择和修订、完善了评价工具,对幼儿发展状况的把握与课程组织实施适宜性提供了有力地支持。本书题目源自于我们多年在适宜性园本课程探索与实践的道路上潜心前行的深刻感悟,我们认为适宜性课程中的每个要素就像是一个个灵动的音符,经过万千变化,为每个孩子奏响了一篇篇不同的华美乐章。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幼儿的个体差异也决定了他们每个人的与众不同,他们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学习方式、成长进程、所处的家庭及社区文化背景等,注定他们在学习和发展的道路上对教育的需求是各有不同的。如何为幼儿提供更为适宜的教育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期望在现有的教育生态背景下,开发和构建一套既考虑到教育共性又兼顾教育差异性的幼儿园课程,满足幼儿富有个性健康发展需要。

作者简介

刘健,天津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园长,天津市特级教师,天津市学前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特聘实践导师,天津市政府教育兼职督学,天津市保教质量培训及学前教育师资培训项目专家,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多所高校兼职教师。曾荣获天津市幼教师德先进工作者、天津市最美女教师、和平区教育领军人才等称号。主持多项国家级、市级课题,研究成果获天津市第六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市级以上获奖及刊物发表的论文、文章、案例等30余篇,作为副主编参与撰写出版图书1本。

目录

第一章 理论概述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文献综述
一、研究的缘起
二、文献综述
第二节 理论阐释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_基础
第三节 探索过程
一、采用文献研究法,明确研究思路及园本课程构建原则
二、采用访谈法,捕捉信息并形成支持策略
三、采用案例研究法,提炼理论及园本课程框架
四、采用观察法,调整思路并确立目标及评价指标
五、采用行动研究法,反思问题并逐步归纳实施策略
第四节 课程体系架构、理念及构建原则
一、课程名称的由来
二、课程的界定
三、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四、课程的价值追求与理念
五、课程构建的原则
第二章 课程目标
第一节 课程目标体系
第二节 课程目标设计的策略
一、依据育人目标定位课程目标划分的维度
二、把握实现幼儿“主动学习”目标的内涵
三、关注幼儿学习品质的养成
四、寻求社会期待与个体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第三章 课程内容
第一节 课程内容结构
第二节 课程内容选择的策略
一、以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为出发点
二、多角度观察判断幼儿“真”需要
三、放眼幼儿一日生活及时生成
四、关注幼儿兴趣与目标转化需求相结合
第四章 课程组织与实施
第一节 组织形式、实施途径及方式方法
一、组织形式
二、实施途径
三、实施方式
四、实施方法
第二节 实施操作模式
一、起始环节——确定有价值的主题,引发幼儿主动学习
二、准备环节——创设富有挑战的环境,丰富幼儿经验
三、中心环节——挑起认知冲突,支持幼儿自主探究
四、反思环节——珍视共同反思,助推幼儿不断成长
第三节 课程实施的策略
一、追随幼儿学习步伐,提供环境与材料支持
二、引导幼儿在探索与体验中学习
三、采用适宜的指导策略
四、接纳差异,因人施教
第五章 课程活动设计实施案例
第一节 特色课程活动设计实施案例
第二节 基础课程活动设计实施案例
第三节 拓展课程活动设计实施案例
第六章 课程评价
第一节 课程评价系统
一、课程评价理念及方法
二、课程评价内容
三、课程评价方法
第二节 课程评价的策略
一、借助幼儿成长档案真实记录幼儿学习状况
二、客观、准确分析解读幼儿行为
三、全员参与评价,提高教育适宜性
四、依据评价结果调整课程
第七章 课程实施成效与启示
第一节 研究成果与收获
一、基于长期积淀,课程逐渐完善
二、落实课程目标,幼儿获得发展
三、提供有效支持,教师得到成长
四、引发文化变革,提高园所保教质量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成就
一、幼儿园课程改革助推办园思想的构建、完善与践行
二、主动学习理念下的幼儿品德教育
三、主动学习理念下中班幼儿韵律活动的指导策略
四、园本课程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分析与实践研究
五、以学习故事为载体,从儿童视角开展主题课程
六、以学习故事为载体实现家园共育初探
七、依托专题教研深化园本课程构建的实践研究
八、师幼同构学习活动的策略研究
九、角色游戏中发挥幼儿自主性研究
十、中班幼儿主动学习行为评价策略探究
第三节 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一、课程资源有待系统开发和利用
二、课程评价有待反复验证和应用
三、课程管理有待反思和研究
四、课程构建模式有待探究和凝练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自然流淌的音符:基于幼儿主动学习的幼儿园适宜性课程探索与实践》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40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