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编21世纪史学系列教材世界中世纪史(第2版新编21世纪史学系列教材)

封面

作者:孟广林

页数:308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3002891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将重点考量与全局观照有机地整合起来,致力于彰显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既着重梳理5至17世纪欧亚大陆主要地区、主要国家的封建社会的缘起、兴盛、衰落的历史过程,也兼顾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非洲和美洲的历史状况,并增加了中国历史的相关部分。同时,还对各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横向联系作了必要的勾勒。
本书在叙述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史实的同时,吸收当前“文明史”“社会史”的研究成果,加大了宗教、思想文化等方面内容的比重,适度增加了日常生活的内容。本书插入了一些重要史料、地图和插图,旨在丰富读者对历史“现场”和历史空间的感知。每章后附有推荐阅读书目,便于读者进一步研习。

作者简介

孟广林, 1955年生, 江苏滨海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英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世界中世纪史的教学与西欧封建政治史、思想文化史的研究,撰有《英国封建王权论稿》、《英国“宪政王权”论稿》、《欧洲文艺复兴史》(哲学卷)、《战争巨人:查理曼》等多部学术著作,以及《世界文明史》(合著)等教材,主编有论文集《历史比较的新视野》、《新世界史》以及教学参考资料《西方历史文献选读》,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曾到英国、美国、俄罗斯等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访学与讲学,曾为英国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高级研究学者(2006)、美国罗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访问教授(2007)。

目录

目录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世界中世纪史的范畴和分期
一、何谓“中世纪”
二、世界中世纪史的历史分期
第二节“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
一、狭义与广义的“封建制度”概念
二、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世界中世纪史教材编撰的理路和体例
一、以往的探索与成果
二、本教材的编写方案

第二章西欧封建制度的构建
第一节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日耳曼人建国
一、西罗马帝国的衰落
二、日耳曼人与“日耳曼因素”
三、“民族大迁徙”与日耳曼诸“蛮族”王国的建立
第二节法兰克国家的封建化
一、克洛维与墨洛温王朝
二、封建制的勃发
三、加洛林帝国
四、帝国的瓦解和封建化的完成

推荐阅读书目

第三章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封建等级制度与庄园农奴制度
一、封君封臣制
二、庄园农奴制
第二节城市与商品经济
一、城市的兴起
二、城市的政治斗争
三、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封建国家政治
一、英国封建王权的强化与议会君主制的兴起
二、法国封建王权的发展与等级君主制的形成
三、英、法“百年战争”和农民起义
四、走向诸侯割据的德意志
五、“收复失地运动”与西班牙统一国家的形成
第四节西欧的封建教会与思想文化
一、罗马教廷神权的兴衰
二、十字军东征
三、“加洛林文艺复兴”
四、基督教神权政治文化传统的积淀与流变
五、异端运动与思潮
六、经院哲学
七、文学艺术与教育
第五节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生活
一、日常生活
二、宗教生活
推荐阅读书目

第四章拜占庭和东欧封建国家
第一节拜占庭帝国
一、5至6世纪的帝国概况
二、查士丁尼恢复罗马帝国的尝试及其失败
三、拜占庭的封建化和帝国的衰亡
四、拜占庭文化
第二节捷克与波兰
一、捷克、波兰封建国家的兴起
二、胡司宗教改革与捷克农民战争
三、波兰的小贵族政治及其与立陶宛的合并
第三节俄罗斯
一、基辅罗斯的兴衰与社会封建化
二、蒙古征服与莫斯科大公国对俄罗斯的政治统一
三、沙皇专制的建立及其对外扩张
推荐阅读书目

第五章西亚和南亚的封建帝国
第一节阿拉伯帝国
一、伊斯兰教的产生与阿拉伯的统一
二、阿拉伯人的军事扩张与封建帝国的建立
三、哈里发的专制统治与帝国社会经济
四、帝国的分裂与衰落
五、阿拉伯文化
第二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崛起和扩张
二、奥斯曼帝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
三、人民反抗与帝国的衰落
第三节南亚次大陆
一、南亚封建社会的形成
二、种姓制度与印度教
三、“德里苏丹”的统治
四、莫卧儿帝国的兴起
五、南亚次大陆文化
推荐阅读书目

第六章东亚封建国家
第一节朝鲜
一、古朝鲜国家的缘起与发展
二、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与发展
三、李朝前期的封建社会
四、朝鲜文化
第二节日本
一、日本古代国家的建立
二、“大化改新”与日本封建制度的形成
三、“幕府政治”与封建割据
四、政治统一的重建
五、日本文化
第三节封建时代由盛至衰的中国
一、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思想文化的繁荣与流变
四、中外关系
推荐阅读书目

第七章中南非洲与美洲的古文明
第一节中南非洲古文明
一、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二、中南部非洲诸国
第二节美洲古文明
一、美洲的印第安人
二、墨西哥的阿兹特克文明
三、中美洲的玛雅文明
四、南美洲的印加文明
推荐阅读书目

第八章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海外扩张
第一节资本主义萌芽
一、经济发展和商业资本的活跃
二、资本主义萌芽
第二节新航路开辟和西方的殖民掠夺
一、新航路的开辟
二、西方早期的殖民掠夺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推荐阅读书目

第九章西欧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第一节文艺复兴
一、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与思想渊源
二、人文主义思潮
三、意大利文艺复兴
四、“北方文艺复兴”
第二节自然科学与新哲学
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二、新哲学的滥觞
第三节宗教改革
一、德国宗教改革
二、瑞士的宗教改革
三、天主教的“反宗教改革”
推荐阅读书目

第十章封建制度解体时期的英、法与尼德兰革命
第一节英国
一、都铎王朝的君主专制
二、圈地运动与民众的反抗
三、海外贸易勃兴与争夺海上霸权
第二节法国
一、经济社会的变动
二、君权强化与意大利战争
三、胡格诺战争
四、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第三节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
一、革命的酝酿
二、革命的进程
三、17世纪的荷兰
推荐阅读书目

后记
再版后记

节选

世界中世纪史是一门既古又洋、冷僻艰深的学科,在我国史学界兴起较晚,尚未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完整的体系构建。由于其囊括了诸多的地区和国家,其间涉及诸多民族特性、语言文字、文化传统、历史地缘等方面的问题,相关的研究难度很大。因此,国内的专家一般只是对某个地区、国家的历史有所专长,要成为这个断代史领域的通才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没有一个博学的学术团队合作,很难撰写好一本这方面的教材。因此,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约请我撰写21世纪史学系列教材的《世界中世纪史》时,我真感到有些勉为其难。最初我曾试图联络几位同人合作同撰,但很快就发现,时下的学者都十分忙碌,即便是在比较“冷门”的世界中世纪史领域,大家也都忙于各种项目的科研与教学,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考核。万不得已,只好独自为之。这样一来,在整个撰写过程中,本人全身心地投入劳动,且时常处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状态。时近两年,好不容易将书稿杀青,但对这一工作的敬畏之感仍戚戚于心!本人虽然从事世界中世纪史领域的学习、教学与科研近30年,但却未有多大长进,其间的艰辛可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在备课和讲授过程中,素来感到这门课不仅资料匮乏、史实晦暗,而且信息闭塞、头绪纷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它所覆盖的时间特别是空间十分宽泛,国内的学术群体十分薄弱,对其中不少地区、国家的历史尚未展开深入研究,有的甚至是无人研究。此外,由于历史学学科设置的变动及其所导致的课程改革,世界史方向的相关课程趋于萎缩,课时也相应减少,这更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因此,这门课不仅使教师感到最难教授,而且也使学生感到最难学习。众多陌生的人名、地名需要记忆,各种复杂的历史现象需要理解,不少交错纠结的历史线索需要梳理。即便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未必会收到好的传授与学习效果。多年的切身感受,让我对世界中世纪史的教学多有反思: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材?如何编撰这样的教材?依愚之见,在学科积淀十分薄弱、学生知识基础多有缺失甚至空白的情况下,编撰一本好的教材必须具备多方面的因素,尤需特别注意两个方面:其一,必须充分借鉴以往的优秀编撰模式,具有史实内容的恒定性与编撰方式的延续性。这些年来,我国史学界在这方面探索众多,成果迭出,当然也存在着某些不足。对此,新编教材应该从中多加借鉴、弥补不足,而不是“另起炉灶”、独树一帜。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教材编写毕竟不是学术研究,其主旨并非在于探求新领域、发现新问题、提出原创性的新观点或新模式,而是要以史学界已经证立并且受到普遍认同的学理模式与知识规则,以适当的编撰体例和内容结构,在向读者交代准确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清晰地勾勒出相关的历史线索。其二,重点突出欧亚大陆的历史,并兼顾其他国家和地区。这些年来,我们在编撰教材时似偏重于“世界性”“整体性”,由此而讲究各地区、国家历史叙述分量的均衡性与对称性,对一些重要地区、国家的历史常作简约化、浓缩化的处理。这样的编撰初衷无可非议,而且也理应成为相关编撰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向。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这样的编撰模式常常导致全局性的照应有余而重点突出不足,教材的适应性难免被弱化。因此,一本适合教学的世界中世纪史教材,必须排除外在的种种干扰,尽力将全局考量与重点关注有机整合起来,在整体观照世界各地之历史的基础上,把重点置于在当时占有相当历史地位、其发展对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欧亚大陆的主要地区与国家。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在撰写这部教材时,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内容撰写,我始终都聚焦在便于教学、便于学习的主旨上。因此,本教材兼采国内优秀教材的编撰风格,在兼顾全局的前提下,以较多的篇幅来叙述西欧,并增加了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此外,外文译名一律按史学界多年来约定俗成的做法来处理。相关资料的插入,既采用已有的译文,也注重从外文资料摘编。所用图片的大部分,系从《欧洲中世纪史》《世界文明史》等外文书中复制。推荐阅读书目按出版社的要求(“先中国作者,后外国作者,以作者音序排名”)列出。由于篇幅有限,不少国外的外文文献、著作以及国内的优秀成果未能收入,授课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开列。这部教材的首版在2010年出版后,一直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基础课“世界中世纪史”的教学用书,也被一些高校采用为本科教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承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厚爱,让我对教材进行修订再版。但因教研繁忙,修订工作一再拖延。今年以来,因新冠疫情流行,一度封闭家中几近半载,遂能静心着手这项任务。这次修订在保持教材原貌的基础上,删减、压缩其中的烦冗庞杂之处,并对全书做了订正。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编21世纪史学系列教材世界中世纪史(第2版新编21世纪史学系列教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37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