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郭瑞春
页数:164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925015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基于“学生发展”的课堂学习评价问题与指导》试图建立一种“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并希望借此制度的建立,能够实现‘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改革目标。因此,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能够解决我国实际问题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把教育质量评价作为诊断教育问题、完善教育政策、改进教育教学的重要举措是完成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手段,也成为确保改革成功而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作者简介
郭瑞春,1966年出生,哈尔滨市虹桥中学校长、高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余年,一直潜心学习、研究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工作,在特色学校建设方面取得可喜成绩。编、著有《路在脚下》《校长点拨》《虹桥史志》等书。
目录
话题一核心素养概述
话题二教育评价改革
话题三学生发展与课堂学习评价
第二篇课堂学习评价方法
话题一如何进行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
话题二如何进行激励性评价
话题三如何在表现性评价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话题四如何进行自我评价和集体评价
话题五如何体现评价手段的多元化
话题六如何践行”对学习的评价,为学习而评价”的评价理念
第三篇课堂学习评价策略
话题一如何巧用评价语言确保学生口语训练效果
话题二如何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和能力
话题三如何,好学生实验技能评价
话题四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话题五如何指导学生捕捉课外英语交流的机会
第四篇作业试卷设计的技巧
话题一如何设计作业更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话题二如何命题更有效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附录B《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
节选
《基于“学生发展”的课堂学习评价问题与指导》: 教学评价的功能和价值,不仅在于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在于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新课程十分强调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形成性评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习的评价”的主要方式是考试,具有客观、精确和易操作等优点,突出教学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为学习而评价是相对于对学习的评价而言的,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并能主导自己的学习,使评价活动成为帮助学生逐步完成学习目标的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其关系到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对学习的评价”和“为学习而评价”都是教学评价组成部分。践行“对学习的评价,为学习而评价”的评价理念,两者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师生的成长。 一、把教学评价视作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对评价对象进行整体的、全方位的、动态的评价,而不仅仅指向对结果的评价。所以,教学评价的对象是教学过程及其结果,即教和学相统一的全部活动过程及所产生的多方面的结果。 可以说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被用来辅助教育的,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课堂评价不能游离于教学活动而存在。 传统教学常常采用一次性评价方法,把评价作为一种对结果的检验安排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这样的评价方式,很难真正起到促进学生理解的作用,也很难测定出学生真正的理解水平。构建新型课堂必须改革传统的总结性评价,将其变为形成性评价,倡导教学与评价一体化,评价的实施不能脱离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在教学结束以后,还应当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评估,以便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实现评价在教学中导向、诊断、交流和激励的作用。 教学中的评价是为了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手段,对教学进行有效的微观调控。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评价形式激励学生,要关注学生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教师要让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真正使评价成为推动学生乐于学习的有效手段。 有效的课堂其实是在一个个评价活动中展开的。通过将评价融入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加细致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启发和帮助学生,还能把握住指导学生的有利时机,相应地调整教学。成功的评价策略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状况,从而明确努力方向,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