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彩霞
页数:247页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1365934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事件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都采取了应对措施,但食品安全事件还是频繁发生,食品安全规制似乎陷入了“规制低效率泥沼”。食品安全事件对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品安全规制能否摆脱现有的低效率状态?是否存在规制拐点?我国目前是否临近食品安全规制拐点?如果存在规制拐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应作什么样的战略调整?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本课题关注所在。 本课题以国家战略调整为背景、以“地方政府”和“大企业”为研究切入点,用主成分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规制拐点可能性因素、拐点期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拐点期国家战略思维调整、战略生态布局调整及相关措施调整等重要内容。
作者简介
王彩霞(1976_),女,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讲授的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规制经济学。主要研究方向有:食品安全规制、环境规制等。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课题5项,参与的省级以上课题10余项,在《宏观经济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经纬》《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等荣誉称号。
本书特色
本书将探讨中国食品安全是否存在安全拐点本书国家社科项目结项著作,主要创新点:第一,以动态视角研究食品安全问题、敏锐捕捉关键问题。动态视角观察问题可避免“刻舟求剑”,能因时因地地抓住关键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第二,从全局视角分析问题。食品安全规制体制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从大的制度环境去研究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根本。第三,以“共荣”“共赢”的思路解决问题。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规制分析多是把政府和被规制企业放在对立角度,研究视角局限于如何强化规制制度约束企业以提升规制绩效。
目录
1.1 研究背景 /001
1.1.1 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严峻性 /001
1.1.2 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新特点 /002
1.2 研究意义 /004
1.2.1 现实意义 /004
1.2.2 理论意义 /009
1.3 研究综述 /011
1.3.1 政府食品安全规制理论渊源研究 /011
1.3.2 政府食品安全规制效果研究 /018
1.3.3 政府食品安全规制拐点研究 /025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032
1.4.1 研究方法 /032
1.4.2 研究创新 /034
2 我国早期食品安全规制低效率的原因 /036
2.1 食品安全规制体制弊端与食品安全规制低效率 /036
2.1.1 我国食品安全规制体制的演进历史 /036
2.1.2 我国早期建立的食品安全规制体制存在的问题 /040
2.2 财政分权制度与地方政府食品安全规制低效率 /041
2.2.1 财政分权制度与地方政府规制低效率的内在机理 /041
2.2.2 财政分权视角下地方政府规制低效率的实证分析 /047
2.3 地方食品安全规制机构缺乏努力规制的激励 /052
2.3.1 食品安全规制机构缺乏努力规制的外部激励 /052
2.3.2 食品安全规制机构缺乏努力规制的内部激励 /052
2.4 “经济人”本性导致食品规制机构放松对大小企业的规制 /054
2.4.1 地方食品安全规制机构与小规模食品生产企业之间的
博弈分析 /055
2.4.2 地方食品安全规制机构与大规模食品生产企业之间的
博弈分析 /057
2.5 食品安全标准与食品安全规制低效率 /063
2.5.1 食品安全标准存在的问题 /063
2.5.2 食品安全标准领域的规制困境 /065
2.6 行政问责制度弊端与食品安全规制低效率 /066
2.6.1 行政问责制度法律位阶低,效力有限 /066
2.6.2 行政问责制度设计存弊端,行政问责难 /067
2.7 市场化治理机制缺失与食品安全规制低效率 /069
2.7.1 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 /069
2.7.2 双边交易中的KMRW声誉模型条件不具备 /072
2.7.3 多边交易型契约关系的惩罚条件不具备 /072
3 我国食品安全规制拐点凸显的多重有利因素 /074
3.1 政府规制制度历经多次改革,食品安全规制的浅层问题
已解决 /074
3.1.1 食品安全规制体制的完善 /074
3.1.2 食品安全规制具体制度的完善 /075
3.2 市场化治理机制的外部条件日益完善 /080
3.2.1 市场惩罚机制发挥作用 /080
3.2.2 市场惩罚机制发挥作用后,大企业积极自救 /084
3.2.3 市场机制其他制度条件的完善 /085
3.3 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食品安全规制拐点实现提供契机 /087
3.3.1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为食品产地安全提供保障 /088
3.3.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促使政府政策向公众
健康倾斜 /090
3.3.3 “工业反哺农业”的国家战略推动社会资本进入
农业领域 /091
3.3.4 城镇化国家战略为农业产业组织优化、农业生态
布局奠定基础 /106
3.3.5 农业现代化国家战略为食品安全规制拐点实现提供
技术支撑 /112
3.4 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强烈渴求 /114
3.4.1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 /114
3.4.2 消费者对安全食品支出的真实增加 /116
4 我国食品安全规制拐点实现的深层阻碍因素 /118
4.1 我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环境治理难度大 /119
4.1.1 我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119
4.1.2 我国生态修复成本高昂 /125
4.2 消费者对健康安全食品的虚假需求 /127
4.2.1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极度焦虑 /127
4.2.2 消费者虚假需求的表现——低的质量溢价支付意愿 /127
4.2.3 安全食品高的供给成本与低的支付意愿的冲突 /129
4.3 工商资本下乡与食品安全规制拐点实现的阻碍因素 /134
4.3.1 工商资本下乡并没有显著提高规模农业的生产效率 /134
4.3.2 工商资本下乡的快速推动造成农业生产成本急剧上升 /135
4.3.3 产品销售困难 /136
4.3.4 部分下乡的工商资本强的政治投机性 /137
4.4 消费者信任修复的长期性和消费者举报不力 /138
4.4.1 消费者信任修复的长期性对食品安全规制拐点实现的
阻碍 /138
4.4.2 消费者举报不力凸显政府食品安全治理的孤单 /142
5 西方国家食品安全规制拐点期的规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155
5.1 英国食品安全规制拐点期的规制 /155
5.1.1 英国早期反掺假运动的兴起 /156
5.1.2 19世纪下半叶英国食品安全规制的重要特征 /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