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
页数:31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101999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正确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前提下,以渐进式改革稳步推进民生建设。我们党带领全国人名,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财富蛋糕不断做大,为社会建设、民生改善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本书系统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民生建设的主要历程,坚持故事性、史诗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对我国民生建设历程进行全景描述和分析。
目录
第一节 摆脱整体贫困改善人民生活
第二节 超越生活温饱迈向总体小康
第三节 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更新全面小康目标
第四节 着力发展补短板增强人民获得感
第五节 经验弥足珍贵模式自成一体
第二章 幼有所育助推起跑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百废待兴
第二节 多元化法治化阶段转入正轨
第三节 加快普惠阶段全民共享
第四节 主要经验和未来展望
第三章 学有所教提高素质
第一节 恢复高考开启的全面恢复阶段
第二节 不断探索的制度建立阶段
第三节 以普及为目标的加速发展阶段
第四节 教育现代化定位下的制度完善阶段
第五节 经验及模式
第四章 劳有所得共同富裕
第一节 打开城乡就业门路
第二节 重建劳动就业体制
第三节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第四节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五节 经验总结
第五章 病有所医幸福一生
第一节 恢复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
第二节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筹资能力
第三节 搭建“三医联动”医改框架
第四节 全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第五节 中国经验
第六章 老有所养后顾无忧
第一节 养老保障制度初步建立
第二节 养老保障体系趋社会化
第三节 养老保障服务逐步整合
第四节 经验和模式
第七章 住有所居缓解压力
第一节 住房实物分配制度改革阶段
第二节 住房实物分配向住房市场化改革过渡阶段
第三节 住房市场化全面推行阶段
第四节 住房市场调控阶段
第五节 住房调控升级与转型发展阶段
第六节 经验与模式
第八章 弱有所扶公平发展
第一节 扶贫事业举世瞩目
第二节 社会救助稳步提高
第三节 残疾人事业规范化发展
第四节 经验和模式
第九章 社有所治共享平安
第一节 社会治理的积极成效
第二节 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
第三节 社会治理的中国经验
第十章 文体有乐身心并重
第一节 “推陈出新”的进发阶段
第二节 “综合提质”的强化阶段
第三节 “体制改革和拉动消费”的创新阶段
第四节 “全民共享和消费升级”的融合阶段
第五节 模式总结
参考文献
节选
《民生: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0年/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系列丛书》: 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没道理。据世界银行计算,1990年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549,只相当于世界人类发展指数平均数0.594的92.420/0。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13年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我们党和国家又一次处在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依靠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从容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风险,着力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一阶段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8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4597.82亿美元,人口为112704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407.96美元;而到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发展到11928.36亿美元,人口为126743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1.15美元。不仅顺利实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而且充分实现了邓小平确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0美元的总体小康目标①,实属不易! 一、在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说:“‘三个代表’的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我们十三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和开拓的结果。”着力改善民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归根到底还是一个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的综合发展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形成了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提出了关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而且提出了关于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思想,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也是这个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那个年代国有职工最大的民生。江泽民1999年6月25日至26日在青岛主持召开华东七省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在青岛期间,江泽民着重就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进行了调研,先后考察了青岛国棉四厂、海尔集团公司,并看望慰问了大成超市国棉四厂下岗再就业工人及青岛市南区清洁服务总公司下岗再就业工人。江泽民特别强调:要完善企业分配机制,调动职工和经营者的积极性。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工资的分配可以合理拉开差距,体现多劳多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