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教育薪火丛书(130种)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

封面

作者:解光穆

页数:342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2031016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张志公先生是当代有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在汉语的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曾经先后两次主持制订汉语教学语法,可说是汉语教学语法的奠基人。解光穆著的《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通过对张志公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以期对现代语文教育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解光穆,1962年出生,宁夏海原县西安镇人,教育学硕士、正高级教师、宁夏高校首批特聘教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生导师,享受自治区人民政府特殊津贴,现供职于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主要从事教育公共政策与改革发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有《丝绸之路重镇——固原回族民俗》(合著)、《中学生阅读理论与技能》、《故事里的汉语》等著述出版,先后在《甘肃社会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宁夏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与《试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之有效构建——基于教育公共制度设计与宁夏实践探索的视角》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目录

第一章 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
——张志公语文课程性质观
第一节 语文是什么
第二节 语文不是什么
第三节 语文课程应有的常态存在

第二章 掌握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
——张志公语文课程效率观
第一节 认识和把握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依据课程特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第三章 怎样对待语文知识
——张志公语文知识教学观
第一节 语文知识的价值与功能
第二节 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的关系
第三节 怎样实施语文知识教学

第四章 培养读的能力,也是一个目的
——张志公阅读教学观
第一节 阅读的价值与阅读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节 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实施要点
第三节 全面提高阅读教学的科学性

第五章 培养基础的写作能力
——张志公作文教学观
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习写作
第二节 学生应怎样练习写作
第三节 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写作

第六章 要重视语文教学法的研究
——张志公语文教学方法观
第一节 语文课程更需要发挥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 语文课程更需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
第三节 语文课程更要讲求教学方法的运用技巧

第七章 当取者取,当弃者弃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学观
第一节 传统语文课程与教学遗产的全面发掘整理
第二节 传统语文课程与教学之精华
第三节 传统语文课程与教学之积弊

参考文献

节选

  《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  对此应看到:“众多专家学者之所以热衷和执着于对语文课程性质进行持久不断地探索与争辩,自然是由于课程性质问题关乎语文学科的目的、任务、内容、设计、实施、评价等一系列问题,是语文课程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核心问题。”②可以预见,这一论争还会继续下去,并直接影响到语文课程标准的编制与课程与教学实施、评价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但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最近更多的学者、教师在反省新课程“折中论”性质观对语文课程实践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时,又更多倾向于语文课程的“工具论”性质观。对此能提供直接依据的就是不同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些虽细微但却十分明显的变化。例如,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权威性解说,促使了“统一论”课程性质观的确立。但十年语文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却证明:在这一“统一论”性质观的影响之下,中小学语文课程领域出现了大量“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使得语文教学不再有“语文味”,并导致了学者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再思考与再争论。这些思考与争论的直接结果就体现于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之中:“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虽这一最新的课程标准依然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折中说法,但与前明显不同的是首先强调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特征,并强调指出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而“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就使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凸显,并将对语文课程的科学实施产生积极影响。同时,由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看似定论却并非定论说法的继续存在,就自然会引起人们继续探讨语文课程领域这一难解之谜的热情。因此,我们就需在继续学习、深入领会张志公先生关于语文性质的科学论述中,在更深思辨的层面上对各种看似深刻但实则肤浅的语文课程性质观作出明确的反思与鲜明的批判。  概括地说,在面对纷繁多样的客观事物时,我们有时虽说不清某一事物是什么,但我们却常可以说清楚某一事物不是什么。同样,我们也可以从“语文课程不是什么”这一视角来探究“语文课程究竟是什么”这一重大问题,张志公先生也正是这样来分析论述语文课程的性质的。在他的《说工具》一文中,有这样一段重要的话,需引起我们的特殊注意与深刻体会: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不在于教给学生有关自然的或者社会的知识,因为那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学科的工作;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教给学生太多的文学理论知识或者文学创作技能,因为中学毕业生需要的是一般的读书、作文能力,就是阅读各种各类的书籍、写各种各类的文章的能力,而不只要阅读文学书籍、必须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教育薪火丛书(130种)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62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