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两淮私盐与地方社会(1736-1861)/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封面

作者:吴海波著

页数:420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10112845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清中叶,两淮私盐异常活跃。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社会各阶层——无论是灶丁、贫民,还是盐枭、会党,抑或是盐商、盐官,都无不以食盐为利薮,纷纷加入到了私盐贩卖的行列。面对日益严重的食盐走私现象,清政府想方设法予以防范和打击,然而受腐败官僚体制的影响,收效甚微。清中叶两淮私盐问题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地方社会各阶层迫于生计,或纯粹是为了高额盐利而铤而走险的一种冒险活动。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食盐走私可以说既是清中叶政治日益腐败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它又是当时政治日益腐败的集中体现和反映。

作者简介

吴海波(1972—),江西高安人。江西中医药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主持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在《历史档案》、《中国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中国盐业史学术研究一百年》,巴蜀书社,2010年10月出版);获省部级奖励10余项。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中华书局出版
对清代中叶(1736年-1861年)两淮地区的食盐走私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整理与研究
引导我们进一步思考在由强盛走向衰败的历史转型时期,政府、盐商、消费主体(广大民众)在不断激化的官私矛盾中所发挥的作用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在我国古代社会,盐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其价值远远超出了作为调味品、营养品或是工农业用品的自然属性所在,由于统治阶级长期以来一直把盐业税收当作国家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盐就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乃至宗教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清中叶,两淮私盐异常活跃。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社会各阶层——无论是灶丁、贫民,还是盐枭、会党,抑或是盐商、盐官,无不以食盐为利薮,纷纷加入到了私盐贩卖的行列。面对日益严重的食盐走私现象,清政府想方设法予以防范和打击,然而受腐败官僚体制的影响,收效甚微。清中叶两淮私盐问题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地方社会各阶层迫于生计,或纯粹是为了高额盐利而铤而走险的一种冒险活动。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食盐走私可以说既是清中叶政治日益腐败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它又是当时政治日益腐败的集中体现和反映。
本书对清中叶两淮私盐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试图使人们对以下几个问题有更清晰的了解:私盐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反映的是怎样的复杂社会面相;私盐的活跃给地方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榷卖体制与食盐走私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关系;私盐问题难以得到彻底解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清代两淮私盐从缘起到泛滥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等等。使我们进一步认清清代专卖体制的种种弊端、官僚政治的各种丑态以及财经制度内部存在的诸多结构性矛盾;同时引导我们进一步思考在清中叶这样一个由强盛走向衰败的历史转型时期,作为食盐专卖游戏规则制订者的政府,应该在盐业贸易市场当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作为食盐运销执行者的盐商,应该在榷卖体制当中承担怎样的责任;作为食盐消费主体的广大民众,应该在不断激化的官私矛盾当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目录

绪论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二、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三、概念界定及本书创新与缺失

四、学术回顾及简评

五、行文思路及本书框架

第一章私盐泛滥与“改纲为票”

一、票盐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清代盐法概况

(二)乾隆中衰与嘉道危局

二、私盐泛滥与“改纲为票”

(一)吏治败坏与盐务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

(二)私盐泛滥与陶澍改革两淮盐务的实践

(三)改纲为票的成效及票盐制的推广

(四)改纲为票的动因与票盐制实态

(五)余论

三、对陶澍改革两淮盐务的合理评价

第二章私盐的运销方式与活动特点

一、湖广、江西官盐的流通、运销与私盐

(一)官盐运销路线与流通方式

(二)官盐分销状况

(三)私盐入侵途径及私盐成因

二、清中叶两淮私盐及其量化分析

(一)清中叶两淮私盐及其个案分析

(二)私盐的地域性差异及其量化分析

三、私盐的运销方式与活动特点

(一)私盐的运输途径与运销方式

(二)私盐的活动特点

……

第五章盐商、盐官与私盐:地方盐业管理层的官私博弈

一、盐商与私盐:盐商式微与商私的无奈

(一)榷盐体制下的两淮盐业与盐商

(二)两淮盐商的利润来源与资本流向

(三)盐商的衰败与商私的兴起

(四)余论:对盐商的垄断以及商私问题的再思考

二、盐官与私盐:吏治腐败与官私的兴起

(一)地方盐务官员与私盐

(二)缉私兵役与私盐

(三)余论

三、私盐与地方政府:私盐泛滥与政府招安

(一)私盐、盐枭与政府的博弈:进攻、退却与打击

(二)黄玉林案的了结:盐枭的损失与政府抉择

(三)讨论与思考

第六章清政府对私盐的缉私立法控制

一、清代缉私立法的历史沿革

(一)历代缉私沿革

(二)清代私盐治罪法的颁行

二、缉私立法措施的确立

(一)加强缉私组织机构和缉私队伍建设

(二)制定缉私奖惩条例

(三)通过设关置卡加大缉私力度

三、缉私组织的腐败无能和缉私效率的低下

四、小结

余论: 对两淮私盐基于制度因素的思考与评价

附录一:清中叶两淮私盐案例附录二:两淮盐官设置图

附录三:湖北省河流水系图

附录四:湖南省河流水系图

附录五:江西省河流水系图

附录六:两淮行盐地邻私入侵图

附录七:清代两淮盐务大事表

参考文献

节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两淮私盐与地方社会(1736-1861)/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45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