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明代军政考选制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封面

作者:张祥明著

页数:260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1011504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书稿分为五部分,部分探讨明代军政考选制度产生的原因、起源和演变,内容主要包括:对明太祖及其后继者为整顿武官队伍采取措施、都司卫所武官军政考选方法、军政考选过程、军政考选例、以及都司卫所军政官员铨选标准和过程的研究。第二部分探讨驻京武官军政考选,内容主要包括:对锦衣卫武官军政考选和军政官员铨选的研究,对京营武官军政考选的研究,以及对五军都督府军政官员军政考选和铨选的研究。第三部分探讨镇戍武官军政考选,内容主要包括:对镇戍武官军政考选制度产生、发展和实施过程的研究,对阅视边关和镇戍武官考满制度的研究,以及对镇戍武官铨选制度的研究。第四部分探讨明代军政考选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该制度实施产生的影响。该部分首先研究制约军政考选制度实施的各种因素,然后分析军政考选制度的成效及其对明代官僚格局变化的影响。第五部分是结语。该部分对明代军政考选制度的产生、发展、变化和实施的效果进行总结反思。

作者简介

张祥明,1967年4月生,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人。2009年获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曾入职曲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从事科研工作,现为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副要从事明代军事史和政治史的研究,在中外学术期刊《齐鲁学刊》、《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和Ming Studies文数篇,其中两篇论文被中国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本书特色

本书对明代军政考选制度产生的原因、细则规定、实施过程和作用影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揭示明代军政考选的特点、成败得失和作用影响,推动明代武官管理制度和政治史研究的深化,以便为当代中国的制度文明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目录

绪论

一、选题与学术史

二、基本概念

三、研究设想

第一章 都司卫所武官的军政考选

第一节 起源与演变

一、明太祖为整顿武官队伍而采取的措施

二、军政考选之前的武官考察

三、都司卫所军政考选的出现

四、军政考选范围的扩大

第二节 制度规定

一、掌印、佥书武官

二、管运和管屯武官

三、军政考选禁例

第三节 实施过程

一、考选过程

二、铨选过程

三、财政因素的影响

第二章 在京武官的军政考选

第一节 锦衣卫武官

一、考选制度与演变

二、锦衣卫堂上官自陈

三、锦衣卫军政官员的铨选

第二节 京营武官和五军都督府军政官员军政考选

一、京营武官的军政考选

二、五军都督府军政官员的自陈

三、五军都督府军政官员的推选

第三章 镇戍武官的军政考选

第一节 制度及执行

一、镇戍武官军政考选制度的产展

二、军政考选制度的实施

第二节 阅关与考满

一、阅视边关

二、镇戍武官的考满

第三节 镇戍武官的铨选

一、正统至天顺时期

二、成化至嘉靖时期

三、隆庆至崇祯时期

第四章 明代军政考选存在的问题和影响

第一节 影响军政考选的负面因素

一、明代中后期队伍的普遍腐败

二、僵化的军政考选程序

三、皇帝个人素质和政局变化的影响

四、武官世袭制度和任职资格的限制

第二节 军政考选的成效

第三节 军政考选的影响

一、军政考选与文尊武卑政治格局的形成

二、文尊武卑政治格局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和成化一年(1465),都是军政考选之年,而《明档》中有“照得成化六年至十一年又是五年之期,所据军政官员例该再选”和“成化十一年,本部为照马昂、王祥议奏前例相袭遵行,又是五年之期”的说法。①我们因此可以推断:成化一年至六年是第一个军政考选之期,那么,军政考选起始年份定于成化二年(1466)比较合理。

军政考选制度实行之初,五军都督府所属驻京卫所武官并没有纳入军政考选的范围之内,五府所属驻京卫所指挥、千百户多袭替后就掌印管事。由于五军都督府所属驻京卫所武官任职不需要军政考选,因而,他们有的年纪幼小而未经磨炼,有的才庸而不熟悉事体,有的鲜廉寡耻而贪婪暴酷,有的疲软懒惰而旷职误事;有些卫所武官缺员,而干百户带管军务,甚至总小旗掌管印信,遇有公务互相推脱,军务废弛。为了扭转在京卫所军务废弛的局面,成化十三年(1477)十二月,英国公张懋等人建议:对两京五军都督府所属在京卫所武官,由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堂上官实行军政考选常爱恤军士、廉能干济武官,留任管事;年纪幼小武官退作多余,等待他们历练老成、能力堪用之时.另行委任;贪酷、疲软、旷职武官,革去见任带俸差,员缺于京卫和外卫见任多余和带俸差武官内推举补任。凡卫所军政官员必须常年在任所掌管印信分理军务,在京营率兵练者全部差人替回。如果在京卫所军政官员子孙袭替管事后才不胜任,全部黜退,另行推选才堪胜任武官补缺。被黜退带俸差武官如能改过自新,兵部查例举用。这一建议获得明宪宗的赞同。②明宪宗接受张懋的建议后,兵部尚书余子俊提出军政考选的作建议,并于十四年(1478)二月被明宪宗接受并下令推行。③

由此可见,成化十四年以后,五军都督府所属驻京卫所武官被纳入军政考选的范围之内,余继登和徐学聚之说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他们陈述的是明代军政考入成熟时期的事情,与军政考选始于成化二年是两个事实,二者并不矛盾……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明代军政考选制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28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