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为人生的教育-名家名师对话叶圣陶

封面

作者:杨斌

页数:216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75809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大夏书系·为人生的教育:名家名师对话叶圣陶》力邀朱永新、王木春、梁杰、杨斌等10位教育名家名师,以广阔的理论视角、深厚的学术素养,精心选点,各个突破,从不同侧面对叶圣陶教育思想进行全方位深入透视,侧重阐述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兼顾其学理层面的提升以及和经典教育家思想的呼应。本书成书过程历时三年,诸多名家名师对研究专题反复钻研,多次演讲,臻于完善。

作者简介

杨斌,江苏省特价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已出版《语文美学叙论》《教师职业幸福的秘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等著作。

本书特色

朱永新、王木春、梁杰、杨斌等十位教育名家名师,历时三年钻研,带你走进叶圣陶的教育世界。1.名家云集:朱永新、王木春、梁杰、杨斌等10位教育名家的智慧结晶。2.良心之作:成书历时三年,各位名家名师反复钻研和打磨,制作精良,精益求精。3.经典之作:内容兼具科学性、经典性,求真求实,不泛泛而谈,努力凸显成果的学术品位和经典价值,值得珍藏。?推荐文章:1.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2.国文是工具也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目录

导言:叶圣陶“为人生”教育思想概论 1

第一讲 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 朱永新 1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

第二讲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 梁杰 21

他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即提倡引导与启发,使学生加强自力锻炼,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攻关能自勉的主动境界。

第三讲 能引导自学的教师才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 钱家荣 41

“这种自己求得知识的本领,有老师指引固然容易长进,没有老师指引,也可以在不懈地探索中练成。光是自己探索当然要多费力气,然而是值得的,因为自己探索得来的往往更为深刻。”

第四讲 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 / 孙春福 63

“一棵花,一棵草,它那发荣滋长的可能性,在一粒种子的时候早已具备了。……不称职的种植家非但不能改良遗传性和环境,反而阻遏可能性,那么植物就糟了。”

第五讲 国文是工具也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 杨斌 81

“学童所以需要国文,和我们所以教学童以国文,一方面在磨练情思,进于丰妙;他方面又在练习表出情思的方法,不至有把握不住之苦。”

第六讲 课程旨在“造成健全的公民” / 陆平 99

“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

第七讲 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 王木春 115

“教师问题,不单讲有没有,还该讲好不好,能不能胜任。教师是好的,胜任的,我们才可以说有了教师。否则,即每城每乡每村都有学校,学校里都不缺少教师,我们只能说没有教师……”

第八讲 杜威教育思想对叶圣陶的影响 / 邱磊 133

在这场“使人成为人”的上下求索中,叶圣陶吸收、汲取乃至自我定义、改造实用主义思想,深思慎取,躬身践行,勤勉一生,终将自己定格为烛照后世的一盏教育明灯。

第九讲 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文化底蕴和当代价值 / 任苏民 153

叶圣陶在其一生的教育改革探索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顺应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要求,不懈地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教育文化和传入中国的外国近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经验进行反思批判和继承革新,并且博采众家之长,不断发展自我。因而他的教育思想能够更充分地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充满创新的生命活力。

第十讲 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的新视野、新思路、新范式 / 朱晓进 173

叶圣陶这一研究对象的丰富性,足以使任何一个研究者难以自信地说自己的角度就是唯一正确的。叶圣陶文化遗产价值的丰富性,先在地决定了我们对其研究的视角不可能是单一的。因此,只有通过多角度的观照,才能勾画出叶圣陶思想的全貌。

参考文献 189

后记 193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为人生的教育-名家名师对话叶圣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4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