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缪永伟.肖春霞
页数:20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03041894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点采样模型几何处理中的基本问题、点采样模型的参数化方法、点采样模型的分片方法、点采样模型的光顺去噪方法、点采样模型的简化重采样方法、点采样模型的形状修复和纹理合成方法、点采样模型的形状造型方法、点采样模型的形状变形方法等,这些内容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点采样模型数字几何处理框架。
本书特色
本书是介绍三维点采样模型数字几何处理的一本专著。全书对三维点采样模型几何处理和形状造型的一些核心领域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点来样模型几何处理中的基本问题、点来样模型的参数化方法、点来样模型的分片方法、点来样模型的光顺去噪方法、点来样模型的简化重来样方法、点来样模型的形状修复和纹理合成方法、点来样模型的形状造型方法、点来样模型的形状变形方法等,这些内容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点来样模型数字几何处理框架,书中所提出算法下实现的大量应用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实用性和通用性。
目录
序前言
第1章 绪论1.1 三维数字几何数据的表达方法1.1.1 三角网格表示1.1.2 离散采样点(点元)表示1.2 点采样模型的计算机生成流程1.2.1 三维数据获取1.2.2 曲面重建和表示1.2.3 几何处理和形状造型1.2.4 基于点的绘制1.3 点采样模型几何处理和形状造型1.3.1 三维扫描数据点的获取1.3.2 点采样模型预处理1.3.3 表面属性分析1.3.4 特征提取1.3.5 曲面简化和重采样1.3.6 形状造型1.3.7 纹理合成1.3.8 点采样模型的动画1.4 全书内容组织结构
第2章 点采样模型几何处理中的基本问题2.1 采样点邻域的选取2.1.1 欧氏邻域2.1.2 K-最近点邻域2.1.3 投影邻域2.2 Meanshift邻域选取2.3 点采样模型的微分属性估计2.4 基于能量极小原理的曲率估计2.4.1 基于面元的曲率估计2.4.2 基于点云的曲率估汁2.5 基于投影方法的微分属性估计2.5.1 微分几何理沦2.5.2 主曲率和主方向计算2.5.3 计算法截线的法曲率2.5.4 投影方法2.5.5 实验结果2.6 本章小结第3章 点采样模型的参数化方法3.1 三维模型的参数化3.2 点采样模型的参数化3.3 点采样模型的调和映射参数化3.3.1 点采样模型的参数化方法3.3.2 基于调和映射球面中值性质的权因子构造3.3.3 调和映射参数化中权因子的确定3.3.4 实验结果和讨论3.4 基于统计的分片参数化方法3.4.1 多维尺度分析参数化方法3.4.2 实验结果与讨论3.5 本章小结第4章 点采样模型的分片方法4.1 三维模型的分片概述4.2 三维模型的分片方法4.3 基于聚类的点采样模型分片方法4.4 基于LevelSet的交互式区域分割方法4.4.1 LevelSet方法4.4.2 点采样模型测地线求取和交互式区域分割4.5 本章小结第5章 点采样模型的光顺去噪方法5.1 三维模型的光顺去噪5.2 基于平衡曲率流方程的点采样模型光顺算法5.2.1 鲁棒的各向异性流5.2.2 保体积流5.2.3 动态平衡曲率流5.2.4 实验结果与讨论5.3 点采样模型的非局部去噪算法5.3.1 非局部去噪基本原理5.3.2 点采样模型采样点几何灰度值5.3.3 点采样模型NL-Means去噪算法5.3.4 聚类加速计算5.3.5 实验结果与讨论5.4 本章小结第6章 点采样模型的简化重采样方法6.1 大规模点采样模型的简化6.2 三维模型的简化重采样6.3 自适应带宽Meanshift理论和方法6.4 基于Meanshift聚类的点采样模型简化重采样6.4.1 Meanshift局部模式点的层次聚类6.4.2 曲面Splat面元表示6.4.3 实验结果与讨论6.5 基于Gaussian球细分的形状lsophoticL2,1误差分析6.6 基于Gaussian球映射的点采样模型简化重采样6.6.1 特征敏感重采样算法框架6.6.2 利用索引扩散的采样点初始聚类6.6.3 合并孤立采样点6.6.4 优化聚类生成正则化的圆盘形聚类-6.6.5 生成简化代表面元6.6.6 利用椭圆Splatting技术绘制简化点采样模型6.6.7 实验结果与讨论6.7 本章小结第7章 点采样模型的形状修复和纹理合成方法7.1 三维模型的形状修复和纹理合成概述7.2 三维模型的形状修复7.3 点采样模型的纹理修复7.4 点采样模型的几何修复7.4.1 模型几何细节编码7.4.2 基于上下文的几何修复7.4.3 结构扩散的几何修复7.4.4 几何克隆技术7.4.5 实验结果与讨论7.5 纹理合成相关工作7.6 基于EM算法的图像纹理合成7.7 点采样模型纹理合成预处理7.7.1 点采样模型均匀聚类剖分7.7.2 具有重叠区域的计算单元块构建7.7.3 三维表面纹理方向场的建立7.7.4 计算单元块的局部参数化7.8 基于全局优化的点采样模型纹理合成7.8.1 点采样表面上纹理能量方程的建立和求解7.8.2 基于流场引导的可控纹理合成7.8.3 纹理表面的几何粗糙感7.8.4 实验结果7.9 本章小结第8章 点采样模型的形状造型方法8.1 三维模型的编辑造型8.2 点采样模型的形状造型系统8.3 点采样模型的多分辨率形状编辑8.3.1 多分辨率基曲面定义8.3.2 几何细节表示8.3.3 基于几何细节映射的几何造型8.3.4 几何细节迁移8.3.5 实验结果与讨论8.4 点采样模型的高频细节调控8.4.1 理论基础8.4.2 高频几何细节 定义8.4.3 高频几何细节 调控8.5 点采样模型的保持高频细节编辑8.5.1 生成简约采样点集8.5.2 保细节编辑简约采样点集8.5.3 扩散变形场8.5.4 实验结果8.6 本章小结第9章 点采样模型的形状变形方法9.1 三维模犁的形状变形9.2 点采样模型的静态建模和动态造型9.3 点采样模型的保细节形状编辑9.3.1 法向几何细节定义9.3.2 点采样模型的保细节编辑9.3.3 实验结果9.4 点采样模型的形状Morphing9.4.1 大规模点采样模型数据的参数化9.4.2 特征点匹配9.4.3 参数域类聚合并和映射生成9.4.4 Morphing路径问题9.5 点采样模型Mol讪ing中动态重采样9.6 基于分片的点采样模型Morphing9.6.1 点采样模型Morphing9.6.2 实验结果与讨论9.7 本章小结第10章 总结与展望10.1 总结10.2 工作展望参考文献彩图
第1章 绪论1.1 三维数字几何数据的表达方法1.1.1 三角网格表示1.1.2 离散采样点(点元)表示1.2 点采样模型的计算机生成流程1.2.1 三维数据获取1.2.2 曲面重建和表示1.2.3 几何处理和形状造型1.2.4 基于点的绘制1.3 点采样模型几何处理和形状造型1.3.1 三维扫描数据点的获取1.3.2 点采样模型预处理1.3.3 表面属性分析1.3.4 特征提取1.3.5 曲面简化和重采样1.3.6 形状造型1.3.7 纹理合成1.3.8 点采样模型的动画1.4 全书内容组织结构
第2章 点采样模型几何处理中的基本问题2.1 采样点邻域的选取2.1.1 欧氏邻域2.1.2 K-最近点邻域2.1.3 投影邻域2.2 Meanshift邻域选取2.3 点采样模型的微分属性估计2.4 基于能量极小原理的曲率估计2.4.1 基于面元的曲率估计2.4.2 基于点云的曲率估汁2.5 基于投影方法的微分属性估计2.5.1 微分几何理沦2.5.2 主曲率和主方向计算2.5.3 计算法截线的法曲率2.5.4 投影方法2.5.5 实验结果2.6 本章小结第3章 点采样模型的参数化方法3.1 三维模型的参数化3.2 点采样模型的参数化3.3 点采样模型的调和映射参数化3.3.1 点采样模型的参数化方法3.3.2 基于调和映射球面中值性质的权因子构造3.3.3 调和映射参数化中权因子的确定3.3.4 实验结果和讨论3.4 基于统计的分片参数化方法3.4.1 多维尺度分析参数化方法3.4.2 实验结果与讨论3.5 本章小结第4章 点采样模型的分片方法4.1 三维模型的分片概述4.2 三维模型的分片方法4.3 基于聚类的点采样模型分片方法4.4 基于LevelSet的交互式区域分割方法4.4.1 LevelSet方法4.4.2 点采样模型测地线求取和交互式区域分割4.5 本章小结第5章 点采样模型的光顺去噪方法5.1 三维模型的光顺去噪5.2 基于平衡曲率流方程的点采样模型光顺算法5.2.1 鲁棒的各向异性流5.2.2 保体积流5.2.3 动态平衡曲率流5.2.4 实验结果与讨论5.3 点采样模型的非局部去噪算法5.3.1 非局部去噪基本原理5.3.2 点采样模型采样点几何灰度值5.3.3 点采样模型NL-Means去噪算法5.3.4 聚类加速计算5.3.5 实验结果与讨论5.4 本章小结第6章 点采样模型的简化重采样方法6.1 大规模点采样模型的简化6.2 三维模型的简化重采样6.3 自适应带宽Meanshift理论和方法6.4 基于Meanshift聚类的点采样模型简化重采样6.4.1 Meanshift局部模式点的层次聚类6.4.2 曲面Splat面元表示6.4.3 实验结果与讨论6.5 基于Gaussian球细分的形状lsophoticL2,1误差分析6.6 基于Gaussian球映射的点采样模型简化重采样6.6.1 特征敏感重采样算法框架6.6.2 利用索引扩散的采样点初始聚类6.6.3 合并孤立采样点6.6.4 优化聚类生成正则化的圆盘形聚类-6.6.5 生成简化代表面元6.6.6 利用椭圆Splatting技术绘制简化点采样模型6.6.7 实验结果与讨论6.7 本章小结第7章 点采样模型的形状修复和纹理合成方法7.1 三维模型的形状修复和纹理合成概述7.2 三维模型的形状修复7.3 点采样模型的纹理修复7.4 点采样模型的几何修复7.4.1 模型几何细节编码7.4.2 基于上下文的几何修复7.4.3 结构扩散的几何修复7.4.4 几何克隆技术7.4.5 实验结果与讨论7.5 纹理合成相关工作7.6 基于EM算法的图像纹理合成7.7 点采样模型纹理合成预处理7.7.1 点采样模型均匀聚类剖分7.7.2 具有重叠区域的计算单元块构建7.7.3 三维表面纹理方向场的建立7.7.4 计算单元块的局部参数化7.8 基于全局优化的点采样模型纹理合成7.8.1 点采样表面上纹理能量方程的建立和求解7.8.2 基于流场引导的可控纹理合成7.8.3 纹理表面的几何粗糙感7.8.4 实验结果7.9 本章小结第8章 点采样模型的形状造型方法8.1 三维模型的编辑造型8.2 点采样模型的形状造型系统8.3 点采样模型的多分辨率形状编辑8.3.1 多分辨率基曲面定义8.3.2 几何细节表示8.3.3 基于几何细节映射的几何造型8.3.4 几何细节迁移8.3.5 实验结果与讨论8.4 点采样模型的高频细节调控8.4.1 理论基础8.4.2 高频几何细节 定义8.4.3 高频几何细节 调控8.5 点采样模型的保持高频细节编辑8.5.1 生成简约采样点集8.5.2 保细节编辑简约采样点集8.5.3 扩散变形场8.5.4 实验结果8.6 本章小结第9章 点采样模型的形状变形方法9.1 三维模犁的形状变形9.2 点采样模型的静态建模和动态造型9.3 点采样模型的保细节形状编辑9.3.1 法向几何细节定义9.3.2 点采样模型的保细节编辑9.3.3 实验结果9.4 点采样模型的形状Morphing9.4.1 大规模点采样模型数据的参数化9.4.2 特征点匹配9.4.3 参数域类聚合并和映射生成9.4.4 Morphing路径问题9.5 点采样模型Mol讪ing中动态重采样9.6 基于分片的点采样模型Morphing9.6.1 点采样模型Morphing9.6.2 实验结果与讨论9.7 本章小结第10章 总结与展望10.1 总结10.2 工作展望参考文献彩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