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素养何以在课堂中生长

封面

作者:学习基础素养项目组著

页数:11,301页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756979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基于对国内外核心素养及课程教学培育的比较研究, 综合认知神经科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科学等理论, 构建了包含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和身心健康三大维度的理论框架, 聚焦“以学习为中心”、“游戏化学习”和“项目化学习”三大教学实验室, 呈现幼小阶段相关研究与实践转化成果。

作者简介

学习基础素养项目是上海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学习基础素养研究是在全球以“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下,紧扣国家和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要求,积极回应幼儿园—小学阶段教育热点问题,从促进儿童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角度思考和探索课堂“学与教”新路径的一项实践应用研究。
项目采用行政、科研、教研、师训一体的推进模式,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整合所内各研究领域专业力量研究形成包含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和身心健康三大维度的素养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确立了6个项目区和18所项目学校为核心的实践研究体系,并依托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验室、游戏化学习实验室和项目化学习实验室三大教学实验室,在与各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专家、一线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从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一系列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相关资料

多年来,我一直关注学习基础素养项目组的工作动态和研究成果,为他们每一次研究取得进展倍感欣喜的同时,也深深感到学习基础素养项目组很好地传承了上海教育改革发展“先一步,高一层”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品质,在以上海为代表的特大城市背景下,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在教与学中培育进行着探索与实验。
张民生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

素养的培育非一时之功,素养的培育也需要落实在日常课堂之中。学习基础素养研究团队的大胆尝试、创新实践、悉心论证和反思改进,既是教育科学本身应当具有的精神和态度,也是对当前上海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一次有益探索。
尹后庆 国家督学、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

如何结合我国国情,通过系统深入、扎实严谨的理论研究,与中小学一线工作人员紧密结合开展探索,将这种改革理念转化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践,实现学校育人模式的真正转型,是摆在我国教育研究工作者、教育管理人员和一线教研人员面前的当务之急。由此观之,夏雪梅博士和她的团队历经几年时间,在上海6个区县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这本书的出版,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希望有更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关注、思考和借鉴其中的研究成果和探索经验,也希望我国类似的研究成果能够不断涌现。
杨向东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本书特色

基于对国内外核心素养及课程教学培育的比较研究,综合认知神经科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科学等理论,构建了包含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和身心健康三大维度的理论框架,聚焦“以学习为中心”、“游戏化学习”和“项目化学习”三大教学实验室,呈现幼小阶段相关研究与实践转化成果。
书中以多学科视角下的理论建构为基础,提出了围绕学生学习本质的新思考和紧扣学生学习过程的素养指标体系,提出学习是“个体在与情境互动中创造新意义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一种新型的学习观,并将提出问题、建立联系和个性化表达作为与之相匹配的学习能力指标;二是以问题解决过程串联起指向素养的不同课堂教学形态的设计重构,并提出了学习基础素养培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关键转化要素;三是通过在项目学校真实课堂教学中的反复实践、研讨与改进,创生了一系列学习基础素养研究的典型课例,并配有一定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数据支撑,为基层教师自己尝试思考和落实融入素养的教学与评价转型提供了指引。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联接儿童学习的当下与未来
第一节 儿童学习与素养奠基
一、 我们身处的当下与未来

二、 儿童是如何学习的
三、 为未来奠基意味着什么?

第二节 为学习素养奠基:
星体模型
一、 身心基础: 具身认知与社会性情绪

二、 学习品质: 成为主动的自我调控者

三、 学习能力: 学会学习与问题解决

第二章素养何以转化为课堂实践?
第一节 国际视野中学习素养是如何转化的
一、 学习类素养的特征与转化路径

二、 芬兰如何奠基思考与学会学习技能

三、 日本新大纲中的未来社会与儿童学习

四、 IB课程如何转化实践“十大学习者形象”
第二节 素养转化的三角结构
一、 指向素养的学习设计

二、 学习情境设计
三、 学习规则设计
四、 学习工具设计
第三节 融入学习基础素养的三大实验室
一、 共通的课堂愿景
二、 教学实验 设计研究 行动研究
三、 三大实验室的结构与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三章素养视角下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
第一节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与素养
一、 为什么要从日常课堂进入

二、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的突破点

三、 学校范围内课堂学习系统的再构

第二节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设计与案例
一、 融合学科关键概念和素养的目标

二、 以学习为中心的任务设计

三、 以学习为中心的规则设计

四、 以学习为中心的工具设计

第三节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实践
一、 低年段课堂: 种下平等和思考的种子
二、 中年段课堂: 构建相互学习的横向联系
三、 高年段课堂: 合作性的问题解决

第四章素养视角下的游戏化学习
第一节 游戏化学习与素养
一、 “缺失”游戏的学校教育

二、 让游戏成长学习方式

三、 游戏化学习如何培育学习基础素养

第二节 游戏化学习的设计与实践
一、 游戏化学习的情境设计

二、 游戏化学习的规则设计

三、 游戏化学习的工具设计

第三节 游戏化学习的课堂实践
一、 人文学习中的角色游戏

二、 数理学习中的规则游戏

三、 多学科学习与身体游戏

第五章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
第一节 项目化学习与素养
一、 为什么要让每个儿童都经历项目化学习
二、 中西融合视野下的项目化学习
三、 项目化学习如何培育学习基础素养

第二节 项目化学习的课堂设计与案例
一、 项目化学习的驱动性问题设计

二、 项目化学习中的规则设计

三、 项目化学习中的工具设计

第三节 项目化学习的实践
一、 幼儿项目化学习
二、 学科项目化学习
三、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

第六章学习基础素养的评价
第一节 学习基础素养评估指标体系的开发
一、 指标体系开发的理念与原则

二、 指标体系开发的步骤与方法

三、 指标体系的实践检验和水平等级完善

第二节 学习基础素养的评价方法设计
一、 学习基础素养评价方法设计的基本理念
二、 国内外心理测评与教育评价研究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三、 学习基础素养评价方法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学习基础素养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一、 学习基础素养评价体系在以学习为中心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二、 学习基础素养评价的未来展望

第七章学习基础素养的区域推进纪实
一、 黄浦区项目推进历程: 为了更多的学生更好的学习
二、 徐汇区项目推进历程: 教师研修共同体支持下的课堂转化
三、 长宁区项目推进历程: 依托课程开发与整合的游戏化学习
四、 杨浦区项目推进历程: 项目化学习的集团化推进
五、 嘉定区项目推进历程: 多层级多样态融合的项目化学习
六、 金山区项目推进历程: 突破游戏化学习的经验原型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素养何以在课堂中生长》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21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