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心智哲学视角下的会话含义研究

封面

作者:黄缅著

页数:18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61299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在心智哲学的理论框架内解释会话含义产生过程涉及的交际者的认知机制和心智活动。感受质是会话含义产生的心智基础,外界事物的物理属性在认知状态中的心理属性是以感受质结构的形式存在的。语言作为刺激物会激发起人对语言所指称的客观事物的感受质,成为会话含义产生的基础,在一定的语境下,以意向性为“指向”,选择与语境匹配的感受质结构中的信息,产生会话含义。会话含义的可撤销性和不确定性是由于心理属性随附于物理属性。

本书特色

黄缅最的《心智哲学视角下的会话含义研究》在 心智哲学的理论框架内解释会话含义产生过程涉及的 交际者的认知机制和心智活动。感受质是会话含义产 生的心智基础,外界事物的物理属性在认知状态中的 心理属性是以感受质结构的形式存在的。语言作为刺 激物会激发起人对语言所指称的客观事物的感受质, 成为会话含义产生的基础,在一定的语境下,以意向 性为“指向”,选择与语境匹配的感受质结构中的信 息,产生会话含义。会话含义的可撤销性和不确定性 是由于心理属性随附于物理属性。

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本书选题背景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一 会话含义的特点与分类的概括二 会话含义的推导三 会话含义的哲学溯源第三节 心智哲学与语用研究一 基于心智哲学的语用研究的两项假设二 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方法论问题第四节 本书框架结构
第二章 会话含义的心智基础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思维中的语言使用和交际中的语言使用一 思维中的语言使用二 交际中的语言使用第三节 思维语言假设与会话含义一 合作和理性二 理性的心智基础第四节 一般会话含义与特殊会话含义
第三章 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第一节 语言: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心智哲学的交会点一 语言与认知科学二 认知科学与心智哲学第二节 心智哲学中的感受质
第四章 心智哲学与常规关系第一节 常规关系研究的源起第二节 对常规关系认识的深化第三节 常规关系的分类第四节 意向性与常规关系一 意向性二 相邻/相似与意向性三 意图和意向性
第五章 心智哲学对谐音仿拟研究的启示第一节 谐音仿拟的定义第二节 谐音仿拟生成假设第三节 谐音仿拟的分类第四节 谐音仿拟的认知机制第五节 通感第六节 感受质与意向性一 感受质二 意向性
第六章 心智哲学与幂姆第一节 幂姆的定义第二节 语篇与幂姆第三节 幂姆的四种类型第四节 幂姆与随附性
第七章 心智哲学视角下的隐喻研究第一节 科学语言与隐喻第二节 科学语言:隐喻的可能和必要第三节 隐喻表达:客观主观因素第四节 科学语言与隐喻思维第五节 隐喻与哲学第六节 隐喻与心智
第八章 反语的心智哲学解读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反语的心理属性一 意向性二 反语的意向性第三节 反语的物理属性一 感受质与感受质结构二 反语与感受质结构第四节 反语的心理属性与物理属性的关系第五节 心智哲学视角下反语的工作机制一 正话反说二 反话正说三 结语
第九章 心智哲学视角下的成语研究第一节 前言第二节 成语与感受质一 感受质二 成语喻义产生的理据第三节 成语与随附性一 意向性二 随附性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心智哲学视角下的一般会话含义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感受质结构——信息量含义的生成理据一 感受质与感受质结构二 感受质结构与信息量含义的生成第三节 基于感受质结构的信息含义的生成机制一 信息量含义推理二 信息含义的运行机制分析
第十一章 心智哲学视角下的会话含义的不确定性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会话含义的心理属性第三节 随附性与会话含义的不确定性一 随附性与特殊会话含义二 随附性与一般会话含义
第十二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心智哲学视角下的会话含义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62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