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凤丹
页数:22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0102083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视角,国家文化安全包含五个要素:作为基础的经济要素、作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要素、作为根基的民族很好传统文化要素、作为主轴的核心价值观要素、作为很高价值目标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要素。目前我国面临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优选化和西方文化产品的倾销带来的消费主义和文化霸权以及由此产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危机以及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以发展经济为基础,以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为核心,以弘扬中华很好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
作者简介
李凤丹,2000年9月—2004年6月,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现更名为比较哲学国际班),后保送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硕连读,2009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哲学研究。目前主持完成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完成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获省级社会科学成果奖一项,出版专著两部,译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序
第一章 为何要研究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第一节 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已成为研究热点
一、国家文化安全何以成为热点问题
二、国际的隐性研究
三、国内的显性研究
第二节 有助于理论的深化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一、许多问题亟待系统深入研究
二、有助于多门学科及多种理论的深化发展
三、有助于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
第三节 如何开展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研究
一、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原则
二、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为理论基础
三、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作为指导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及其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内涵
一、文化的内涵
二、马克思的文化哲学
第二节 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
一、文化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二、文化的特征
三、文化的具体目标
第三章 国家文化安全的内涵与作用
第一节 国家文化安全的内涵
一、国家文化安全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为基础
二、国家文化安全的五个要素
第二节 国家文化安全的作用
一、提升综合国力
二、维护总体国家安全
三、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第四章 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
二、全球化的影响
第二节 文化产品与文化产业
一、文化产品与文化产业的性质和作用
二、美国文化产业的目的和影响
第五章 中国面临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第一节 消费主义
一、消费主义得以实施的手段
二、消费主义的影响
第二节 文化霸权
一、西方文化霸权战略
二、西方文化霸权对中国的影响
第三节 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一、信仰与信念危机
二、精神危机
第四节 民族文化
一、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二、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受到破坏
第六章 维护中国国家文化安全
第一节 以发展经济为基础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二、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三、坚持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第二节 以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为核心
一、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
第三节 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
一、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
二、有效保护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
三、推动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
四、有效发挥各种主体的作用
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第四节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轴
一、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发挥各种社会主体的作用
三、发挥教育的作用
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依据
二、文化发展为了人民
三、文化发展依靠人民
结语
第一章 为何要研究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第一节 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已成为研究热点
一、国家文化安全何以成为热点问题
二、国际的隐性研究
三、国内的显性研究
第二节 有助于理论的深化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一、许多问题亟待系统深入研究
二、有助于多门学科及多种理论的深化发展
三、有助于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
第三节 如何开展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研究
一、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原则
二、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为理论基础
三、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作为指导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及其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内涵
一、文化的内涵
二、马克思的文化哲学
第二节 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
一、文化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二、文化的特征
三、文化的具体目标
第三章 国家文化安全的内涵与作用
第一节 国家文化安全的内涵
一、国家文化安全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为基础
二、国家文化安全的五个要素
第二节 国家文化安全的作用
一、提升综合国力
二、维护总体国家安全
三、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第四章 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
二、全球化的影响
第二节 文化产品与文化产业
一、文化产品与文化产业的性质和作用
二、美国文化产业的目的和影响
第五章 中国面临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第一节 消费主义
一、消费主义得以实施的手段
二、消费主义的影响
第二节 文化霸权
一、西方文化霸权战略
二、西方文化霸权对中国的影响
第三节 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一、信仰与信念危机
二、精神危机
第四节 民族文化
一、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二、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受到破坏
第六章 维护中国国家文化安全
第一节 以发展经济为基础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二、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三、坚持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第二节 以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为核心
一、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
第三节 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
一、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
二、有效保护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
三、推动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
四、有效发挥各种主体的作用
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第四节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轴
一、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发挥各种社会主体的作用
三、发挥教育的作用
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依据
二、文化发展为了人民
三、文化发展依靠人民
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