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比较研究:当代俄罗斯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2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封面

作者:郑忆石著

页数:565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002507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当代俄罗斯和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现实,直面当代俄罗斯哲学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纵向和横向、理论逻辑的梳理和学理问题的阐释相统一等维度,考察论证它们各自的基本发展轨迹,比较它们在国家意识、优选意识、文化意识上的同异,从中挖掘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具有警示与借鉴价值的思想资源,探寻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路径。

作者简介

郑忆石,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兼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哲学学会理事、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当代俄罗斯哲学的研究。出版学术专著《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评析》(1994)、《阿尔都塞哲学研究》(2000)、《马克思的哲学轨迹》(2007)、《社会发展动力论:从马克思到西方马克思主义》(2012)等;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其中30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

本书特色

本书基于当代俄罗斯和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现实,直面当代俄罗斯哲学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纵向和横向、理论逻辑的梳理和学理问题的阐释相统一等维度,考察论证它们各自的基本发展轨迹,比较它们在国家意识、全球意识、文化意识上的同异,从中挖掘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具有警示与借鉴价值的思想资源,探寻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路径。

目录

导论
一、哲学在苏联和俄罗斯:何以遭遇滑铁卢
二、哲学在俄罗斯和中国:研究图景概览
三、苏联哲学和当代俄罗斯哲学:给我们留下什么
四、纵横结合:比较方法简述
五、整体结构与研究特点
第一章 当代俄罗斯哲学:生成之源
第一节 何时与何处:当代俄罗斯哲学的源头
一、从何时来
二、从何处来
第二节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剪不断的源头
一、选择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俄国社会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渐俄国的历史进程
三、列宁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之果
第二章 裂变与归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俄哲学
第一节 解体与衰落:剧变时期的苏联哲学
一、苏联哲学:双重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裂变:苏联哲学的解体
三、戾换:苏联解体之际的俄罗斯哲学
第二节 回归与归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历程
一、简单回望:前近30年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回归与归真: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总体风貌:成果初显的整体性构建
第三节 俄罗斯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
一、放弃与坚守:功能认知之异
二、萧条与繁荣:研究生态之异
三、“两极”与“中介”:研究视域之异
四、差异之因:反思的浅与深
第三章 复苏与特色:20世纪90年代的中俄哲学
第一节 反思与重建: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俄罗斯哲学
一、越过情感的反思与审视
二、反思指向与暴露的问题
三、重建:研究现状与研究视域
第二节 创新与特色: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直面现实:创新之径的选择
二、走向生活:应用哲学研究景观
三、重思马克思:推进理论与变革传统
四、转变与借鉴: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俄罗斯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
一、抛弃与需要:指导思想之异
二、表象与实质:研究生态之同异
三、西化与融合:研究方法之同异
第四章 复兴与自信:21世纪的中俄哲学
第一节 复兴与多元:21世纪的俄罗斯哲学
一、复兴与回归:21世纪俄罗斯哲学的价值取向
二、活跃与宽松:多元研究氛围
三、范围与内容:多元研究现状
四、边缘与重识:多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第二节 自信与繁荣: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路径分化:繁荣的研究景象
二、展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研究
三、突出地位: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四、走向深处:研究经验总结
第三节 俄罗斯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
一、需要何种核心价值:指导思想之同异
二、“出世”中更强“入世”性:功能指向之同异
三、“开放”与“怀旧”并行:理论视域之同异
四、科学性中更浓的人文性:理论特质之同异
第五章 主题变奏与贯穿主题:“国家意识”比较
第一节 国家意识:哲学研究的指导与引领
一、何谓国家意识
二、国家意识的实质何在
第二节 西化、复古、多元:当代俄罗斯哲学
一、教科书之争表明什么
二、放弃还是重拾:国家意识上的矛盾心态
三、苏联哲学国家意识的启示
第三节 坚持、发展、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具体化的国家意识
二、何以不放弃国家意识
三、以国家意识夯实创新之基
第六章 两极跳跃与借鉴包容:“全球意识”比较
第一节 全球意识:哲学研究的学术视野
一、何谓全球意识
二、全球意识何以必要
第二节 高热、降温、复原:当代俄罗斯哲学
一、历史上的俄罗斯:因袭已久的心向西方
二、从关门到开窗:苏联哲学有限的全球意识
三、从狂热到理性:当全球意识遭遇现实
四、苏联哲学和当代俄罗斯哲学全球意识的启示
第三节 借鉴、包容、开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历史上的中国:被动开门的师夷之长
二、被缚与松绑:全球意识的曲折历程
三、借鉴、包容、开放:全球意识的凸显
第七章 断裂复古与传承创新:“文化意识”比较
第一节 文化意识:哲学研究的知识谱系
一、何谓文化意识
二、文化意识何以必要
第二节 断裂与复兴:当代俄罗斯哲学
一、直接传承:宗教哲学中的民族文化传统
二、变异传承:苏联哲学中的民族文化传统
三、断裂、复古、复兴:当代俄罗斯哲学的文化意识
四、苏联哲学和当代俄罗斯哲学文化意识的启示
第三节 传承与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互为表里的中国传统哲学与传统文化
二、传承与缺憾: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传承与创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四、当代俄罗斯哲学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意识比较归结
第八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与思考
第一节 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范围的挑战
二、国内现实的挑战
第二节 问题思考
一、研究视域的“重微轻宏”
二、研究意识的“价值中立化”
三、“两张皮”现象与“中国问题”缺失
四、市场化、工具化倾向
五、“两极跳”现象
六、过度的语词包装
第三节 对策思考
一、宏观视域与微观辨析
二、理论基质与研究异质
三、学术诉求与现实关照
四、扩大包容与批判反思
五、增强实用性与防止工具化
六、理论自信与中国风格
结语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比较研究:当代俄罗斯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2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79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