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国
页数:19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03037733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走进心理健康 ; 了解自我 ; 大学生自我管理 ; 情感心理 ;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 大学生生命教育六章, 其主要内容包括: 心理健康概述 ; 大学生觉心理问题 ; 大学生心理咨询等。
目录
第一章 走进心理健康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界定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咨询
一、大学生心理咨询概述
二、大学生寻求心理帮助的途径
第二章 了解自我
第一节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表现
三、大学生自我认知偏差的调适
第二节 人格
一、人格概述
二、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三、气质
第三节 大学生常见人格障碍与调适
一、大学生常见人格障碍的表现与评估
二、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途径和调适方法
第三章 大学生自我管理
第一节 学习管理
一、学习的概念和大学学习的内容
二、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基本特点
三、大学生学习的常见问题
第二节 压力管理
一、压力的概述
二、正确看待压力
三、有效地进行压力管理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心理
一、互联网的形成与特征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三、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网络
第四节 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一、情绪的相关概念
二、大学生情绪的特点
三、大学生情绪的自我管理
第四章 情感心理
第一节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一、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发展
二、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三、大学生常见人际交往障碍及调试
第二节 大学生恋爱心理
一、关于爱情
二、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三、走出恋爱的心理困惑
第三节 大学生性心理
一、大学生性心理的发展
二、大学生性心理的表现
三、常见性心理的调试方法
四、性行为失当
五、性变态
六、性取向:异性恋、同性恋和双性恋
七、如何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第五章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第一节 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基础
第六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
第一节 生命教育的概述
一、生命历程的相关理论
二、生命历程中的8个主题
第二节 生命的关键议题
一、生命的发生——出生
二、疾病与回归生命
三、爱与生命
四、亲密关系的体验
五、改变
六、生命的结束——死亡
主要参考文献
节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自我评价及行动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把自己当作认识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在开始理解我与物和非我的关系后,并且在别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评价。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评价他人的行为_÷评价自己的行为-+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它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条件。人对自己的思想、动机、行为和个性的评价,直接影响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地、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 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的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这种评价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自我评价是自己行为的主要调节器。自我评价较高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抱负水平,可以取得较高的成就。积极的自我评价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有助于适应新环境,有助于摆脱孤独。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表现 大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与自我调节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我意识逐步成熟,期间经历了分化一矛盾一整合的过程。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与冲突表现比较明显的有以下6个方面: 1.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之间的矛盾 自我有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之分,主观自我是用来表示我是什么,我做什么;后者作宾语使用,表示怎样看待我,给我什么。主观自我是一个人对社会情境作出的反应,是自我中积极主动的一面。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应该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个人对客体的认识与个人愿望的统一,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更是良好的自我意识的标志。但是,由于自我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并不总是存在着统一。 大学生的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的矛盾相对突出。作为同龄人中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大学生对自我有较高的积极评价,但由于他们远离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在校园浓郁的学术与文化氛围中生存成长,对社会缺乏切合实际与客观的了解;另一方面,社会上对当今大学生的评价是“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重科学轻人文”,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加,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更趋客观。大学生回归本位,身上光环的消失使他们产生失落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