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想念青春:汉蒙文学翻译双语读本

封面

作者:石一宁,赵晏彪主编

页数:416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001499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小说 ; 散文 ; 诗歌 ; 儿童文学四部分, 其主要内容包括: 《咳嗽天鹅》、《倒流河》、《唱晚亭》、《整个宇宙在和我说话》、《想念青春》、《三峡“石头女”》、《领会中国文学之大》等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

石一宁,中国作协《民族文学》杂志社主编、作家。著有文学研究专著《吴浊流:面对新语境》,散文集《薄暮时分》,传记文学《丰子恺与读书》,散文随笔卷《湖神回来了》)。另发表文艺评论和各类体裁文学作品多篇。
赵晏彪,中国作协《民族文学》杂志社副主编、作家。著有报告文学集《雁过皇城根》《与波光水流对话》,报告文学《汪海的三十年》《衡焕儒风雨六十年》等,小说《北京往事》等,散文集《真水无香》等。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蒙古语学习者

  可学习、可鉴赏、可提高汉语和蒙古语阅读能力的精品读本。

目录

前言——石一宁(壮族)

小说

咳嗽天鹅——铁凝

倒流河——贾平凹

唱晚亭——叶广岑(满族)

整个宇宙在和我说话——艾伟

散文

想念青春——玛拉沁夫(蒙古族)

三峡“石头女”——何建明

领会中国文学之大——李敬泽

土地与庄稼的联想——阿来(藏族)

梦想照亮我不断前进——特·赛音巴雅尔(蒙古族)

文学需要敬畏——李霄云(满族)

诗歌

雪豹(外三首)——吉狄马加(彝族)

大青山——阿尔泰(蒙古族)

十字路口——柯岩(满族)

北方(外三首)——查干(蒙古族)

飘在空中的落叶(外一首)——傅天琳

与一条河流有关(外三首)——李祥红(瑶族)

儿童文学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

猫须镇的缝纫机——茶茶

后记——没有翻译,文学无法抵达更遥远的彼岸

赵晏彪

节选

在中国,翻译行为的出现,大抵始于一千多年前的译经,其中《心经》流传甚广,至今不衰。

  翻译与社会、与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这一点,恰如哲人所云,若无翻译和翻译作品,我们这个世界不但会缺少文明,还会缺少相知。

  “文学翻译双语读本”丛书即将付梓,我心绪难平,联想到了许多与此相关的往事。决定出版汉蒙、汉藏、汉维、汉哈和汉朝五个版本的“文学翻译双语读本”丛书,其实缘于和几位翻译家的一次谈话。

  “2015年的秋天,正值《民族文学》举办少数民族文字版作家翻译家培训班”期间,几个语种的老翻译家们来到我的房间,他们颇有感触地说道:“最近读到几篇作品译得非常好,今天才知道是几位80后的翻译家译的。我们虽然翻译文学作品几十年了,现在发觉在用词上、思想观念和语句上都有些陈旧了,我们这一批老同志也应该与时俱进,向年轻人多学习,补充新知识,不辜负《民族文学》对我们的信任。”

  那晚,我和大家谈了许久,如何让使用母语的少数民族读者、作家能够读到最优秀的汉语翻译作品;如何扶持少数民族作家的母语创作;如何让翻译作品达到“信、达、雅”(信者,忠实原文;达者,通顺、流畅;雅者,优雅、美好)的完美高度;如何培养和发现译界新人??

  那晚,我久久无睡意,始终被这些老资格翻译家精益求精的作风感动着,思索着。为此,一个想法萌生了:出版一套汉蒙、汉藏、汉维、汉哈、汉朝这五种双语版的文学选集。第二天早晨,当我将这一想法告诉几位翻译家时,他们高兴地握着我的手说:“这是前所未有的大好事,是服务当代造福后世的大工程呀。”

  从那时起,我们着手为这套双语丛书选择稿件,整个过程颇费周折。编辑首先要从《民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字版发表过的作品中遴选文章,为了让作品更全面、更有代表性,又从上百种刊物中挑选出精品之作,继而请优秀的翻译家译成蒙、藏、维、哈、朝五种少数民族文字,旨在打造可供读者对照原文阅读,可学习、可鉴赏、亦可提高翻译水平和值得收藏的精品读本。

  《民族文学》将汉文作品翻译成蒙、藏、维、哈、朝五种语言的工作,始于五种语言文字版本的创刊。当初,杂志社的全体同仁深知,《民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字版“汉译民”工程(汉文译成少数民族语言)于我们实属创新,要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创刊准备阶段,有人担心我们如何寻找翻译、如何保证质量、如何正常出刊、如何把关作品导向的时候,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的领导与各部门主任和译审们,义无反顾地将这一重任担了起来,有了他们的支持与帮助,这五本刊物才得以顺利创刊。

  寻找合适的翻译是件貌似简单其实非常复杂的工作,正所谓“翻译好找,翻译家难寻”。普通中文翻译与文学作品翻译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在“汉译民”的过程中,首先要以汉族的视角理解汉语作品,又要以本民族的语言习惯为宗旨进行二度创作。除了坚守“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外,还要坚守“美译”的创作态度。做到这一点对译者的文学功底有很高的要求:文学作品翻译不是照本宣科,更不像翻译政令文件般“一丝不苟”。文学作品翻译有一条不变的法则:原著永远是不可更改的,译作则是永远可以修改的;而出色的翻译家,注定会将原作变成自己母语表达的一部分。专事文学翻译的翻译家,既要精通汉语,更要熟练掌握母语创作规则,甚至于还要成为一位杂家,具有包罗万象的知识结构。

  作为一名优秀的文学翻译,无论是“汉译民”或是“民译汉”(少数民族语言翻译成汉语),都要将对方的文字加以细读、嚼碎、吃透后,再进行二度创作。这一过程比“原创作品”更费心力,两种语言的碰撞,两种思维的纠结,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最终方可归于一统。

  比如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一首著名的诗作《自由与爱情》,早些时候至少有两个翻译版本较为优秀,一个是由翻译家兴万生先生译的版本:“自由与爱情,我需要这两样。为了爱情,我牺牲我的生命;为了自由,我又牺牲了我的爱情。”另一个版本是著名作家殷夫的翻译之作:“生命

  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兴万生先生的翻译与原诗很吻合,符合“信、达、雅”的标准但却无人知晓,著名作家殷夫翻译的这首诗却家喻户晓,人们竟然忘记了是译作。由此可见,翻译的“直译”与“美译”有着天壤之别。

  优秀的翻译作品注定会成为其母语发展的一部分。任何母语如果没有新鲜的语言注入,就如同没有源头之水,会慢慢地走向衰落、干涸。从大的视角而言,“汉译民”的翻译仍处于母语的边界之内,跟外国语言与中文的互译不同,外国语言是处在中文的边界外,而“汉译民”的翻译则是母语内部的一种交流。

  新疆文联主席阿扎提·苏里坦说过:“我年轻时读到许多汉语名著,比如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等,这些书籍影响了我一生。”而生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家们,无不深受前苏联作品的影响,《母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篇篇、一部部的翻译作品,激励我们奋力拼搏。纵观“汉译民”翻译家的翻译之路,无不洒满了辛劳的汗水,“文学翻译双语读本”丛书的出版,就是要将他们的付出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他们的功德在阳光下放射出灿烂的光芒。“文学翻译双语读本”丛书得以出版,《民族文学》蒙、藏、维、哈、朝五个版本的编辑们功不可没。他(她)们都很年轻,属“80后”一代,他们在编辑岗位上边学习、边求知,用功、用心、用力;同时他(她)们都曾面对一个人编辑一本杂志的责任与艰辛,有的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有的将丧亲之痛深埋于心底??他们同时要牵挂着远在家乡的双亲,照料看护幼小的子女,还要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重重压力、种种困难??这些,都需要他们忍泪自强。七年来,《民族文学》少文版的同仁们,“雨雪风霜添情趣,尽心尽力为民族”,竟使这五本刊物从鲜为人知到广为流传,从蹒跚学步到信步前行,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专家们的认可。莫让母语失去光泽,莫让母语只是自产自销,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一一传递,让更多喜欢翻译的有识之士能够有一个自学的读本。“文学翻译双语读本”丛书的出版,是我们的共同心愿,也凝聚着我们共同的心血。

  此丛书的出版,是对《民族文学》翻译工作的一次检阅和巡礼,也是对《民族文学》(汉文版)创刊三十五周年的纪念。因为没有《民族文学》汉文版几十年的坚守与茂盛,又何来少数民族文字版这棵嫩苗呢?!

  我们不能忘记为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特别是为这套丛书付出辛劳的译者、编者、校对、设计、出版、发行等同仁,大家都在竭尽全力地弘扬正能量,为促民族团结、播绝美文章,行大善大美之举。由于人员少,工作繁杂,年轻的编辑们不仅要跟翻译家沟通,还要与制作公司反复磨合;有的在休息日还继续工作。尽管,编辑们都很尽力,但难免还会出现纰漏;尽管,我们在选稿上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但难免挂一漏万,诸多不足还望读者批评指正。

  如今,“文学翻译双语读本”丛书出版在即,无论是使用汉语还是使用母语的人,若能从中得到启迪,心有所悟,读有所得,此书将功德圆满。同时,无论是将少数民族作家用母语创作的文学作品翻译成汉文,还是将汉语言创作的文学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都会于不同程度上起到滋润心灵的作用,就像播撒的一粒种子,日后定会长成一片森林。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想念青春:汉蒙文学翻译双语读本》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34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