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1895-1937-中国近代国立大学学科建制与发展研究

封面

作者:斯日古楞著

页数:34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61789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学科是相对独立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体系,是大学的组织细胞。以学科建制为组织基础,学科发展从高深知识的传播、创新到应用,逐渐完善了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本书以宏观的视角、翔实的史料、严谨的考证,着力阐述清末、民国初期、国民政府时期国立大学学科建制、学科调整与学科发展演变过程,结合综合研究专门考察了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教育学科建制的演化进程以及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与私立厦门大学学科发展之异同。本书总结出中国近代国立大学学科建制演变的特点并揭示了大学学科发展的规律,国立大学学科建制与发展历程,验证了大学的多学科性特征,学科发展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在有限的条件下拓展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从大学学科建制与发展的视角考察中国国立大学的近代化,不仅丰富高等教育近代化理论,对当今大学学科建设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斯日古楞 1976年10月生,蒙古族,内蒙古呼伦贝尔人。现为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4~2001年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管理专业和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习,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9~2012年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史专业学习,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2001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测量与评价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在《高教探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民族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 

本书特色

  学科是相对独立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体系,是大学的组织细胞。以学科建制为组织基础,学科发展从高深知识的传播、创新到应用,逐渐完善了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本书以宏观的视角、翔实的史料、严谨的考证,着力阐述清末、民国初期、国民政府时期国立大学学科建制、学科调整与学科发展演变过程,结合综合研究专门考察了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教育学科建制的演化进程以及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与私立厦门大学学科发展之异同。本书总结出中国近代国立大学学科建制演变的特点并揭示了大学学科发展的规律,国立大学学科建制与发展历程,验证了大学的多学科性特征,学科发展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在有限的条件下拓展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从大学学科建制与发展的视角考察中国国立大学的近代化,不仅丰富高等教育近代化理论,对当今大学学科建设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 中国近代国立大学学科建制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中国传统学科近代转型的动因 第二节 清末大学的学术分科思想第三章 清末大学堂的学科建制雏形 第一节 “新政”之前大学堂学科草创 第二节 复办后大学堂的学科设置 第三节 京师大学堂的“科一门”建制第四章 民国初期国立大学的学科建制 第一节 经学科的废除与“七科之学”的确立 第二节 民初十年大学学科建制之比较 第三节 国立北京大学的学系与研究所建制 第四节 国立东南大学的“科一系”建制第五章 民国中期国立大学建制与学科的调整 第一节 单科性国立大学的尝试 第二节 国立大学多学科的复归 第三节 国立大学多学科“院一系”建制的确立第六章 国立大学学科的发展 第一节 大规模院系整顿之动因 第二节 国立大学院系整顿与人才需求的平衡 第三节 国立大学课程标准编订与人才质量的提升 第四节 国立大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的加强第七章 案例分析: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教育学科建制的演化 第一节 国立大学教育学科设置的背景 第二节 国立大学教育学科建制沿革 第三节 国立大学教育学科建制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第八章 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与私立厦门大学学科发展之比较 第一节 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的学科建制与发展 第二节 私立厦门大学的学科建制与发展 第三节 两校学科建制与发展的异同第九章 中国近代国立大学学科发展演变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中国近代国立大学学科建制演变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近代国立大学学科发展的规律 第三节 中国近代国立大学学科建制与发展的启示主要参考文献索引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1895-1937-中国近代国立大学学科建制与发展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51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