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游鉴明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
ISBN:97875598718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中国女性史研究系列 运动场内外:近代江南的女子体育(1895-1937)
内容简介
中国女性运动史领域研究专家游鉴明扛鼎之作,呈现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发展演变及其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
本书以近代江南女子体育为研究对象,透过当时的报刊、调查、广告、口述等材料,将近代中国学校、政府、媒体、社会如何看待及试图改造女性身体的历史做了梳理,并用近百幅民国时期的老照片、广告、漫画等相关图像,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时人心中、眼中的女子体育与女性身体。作者从性别视角出发,用女子体育史、运动史勾连近代中国史,审视近代江南女子体育与国家、民族、社会文化的关系,不仅呈现了近代中国社会多元变迁的历史轨迹,也丰富了我们对近代中国女性的认识。
作者简介
游鉴明,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出版有《中国妇女史读本》《重读中国女性生命故事》《摩登大观园:当20世纪中国女性遇到媒体》《她们的声音:从近代中国女性的历史记忆谈起》等著作。2014 年荣获江丙坤两岸交流贡献奖之“交流卓越贡献奖”。
相关资料
本书是代表妇女解放的重要一页,值得细读。从近代江南的女子体育,可看出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过程:走出家庭、进入学校、在社会上各行各业争胜。女子体育从体操开始,然后进入田径赛,包括球类。1895年日本打败中国,全国震惊。当时中国教育不发达,真正表露出发奋图强之志者,只有一批参加科考的士子。他们不断上书清廷、办报刊鼓吹,终形成“中国非变不可”的风潮。在此风潮中,影响最大的是发展新式教育,开发国民的潜力,鼓励妇女入学、留学、就业。妇女既得解放,她们进入各行各业,游教授对中国妇女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注意研究,本书则是以近代江南为案例,分析女子在体育方面的表现。女子之所以投身体育,其初意也许是求健美,继而在体育上有优异的表现,参加各种比赛,如是校际的即是为学校而战,如是国际的则是为国家而战。近代以来,妇女在各方面争胜,不让须眉。——张玉法 台湾“中研院”院士
本书特色
中国女性运动史领域研究专家游鉴明扛鼎之作,为近代妇女史研究另辟蹊径。张玉法、邓小南、张仲民、徐国琦一致推荐。
从性别视角研究近代中国江南女子身体和体育问题
本书以近代江南女子的身体和体育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关注1895—1937年间江南运动场上的女性体育活动,尤其是近代报刊上再现的女性体育运动者形象及其新闻效应,从女子体育观、学校政策与女子体育、女学生的体育生活、新闻媒体和社会大众品评下的女子运动竞赛等多层面描画出多姿多彩的近代江南女子运动图像。
以女子体育为线索勾连中国近代历史,审视了近代江南女子体育与国家、民族、社会文化的关系
本书全面梳理了近代华东地区的女子体育的开展情况,探讨女性身体、体育、审美、民族、国民之间的关联和互动,厘清了近代中国妇女史中的身体观、教育制度、国族主义,以及现代性等各种复杂议题,它所呈现的多元与复杂程度,早已跨出体育史此一专门领域的范畴。
以大量真实案例为依据,解析社会思想变革对女性运动的深刻影响
女运动员缘何成了当时最摩登的女性?那些冲破封建思想走上运动场的江南女性,做了哪些大胆的事?作者透过大量名人日记、访谈、珍贵档案,以及上百种民国报刊,如《申报》《女子月刊》《体育周报》等,并配以近百张民国照片、漫画,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时人心中、眼中的女子体育与女性身体。
颠覆刻板印象中的近代江南女子形象
刻板印象中的清末民初女子,缠足、束胸、娇柔怯懦……但透过本书,还可以看到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桌球、乒乓球、游泳、自行车等各项运动都积极参加,不仅敢与男同学竞赛,还引领了全国运动风潮。书中所展现的江南女子的健美形象及全国各地女运动员参加全运会的盛况,将颠覆人们对近代女子的刻板印象。
分析女性进入运动后的两性关系,以及男性注视下的女性运动心理
当女性进入被男性长期占有的运动场域,两性之间会产生怎样的碰撞?本书中的众多案例,如女同学因为游泳时间问题与男生发生激烈论战,男女同学为能在校内游泳合作自建泳池等,体现了运动场域中两性之间相互竞争又合作的矛盾关系。作者还以女性参加运动课或走上运动赛场后男同学和男观众的表现等为例,呈现在男性注视下的女性运动心理,值得深思。
聚焦新闻媒体、广告、艺术文化中的女子运动
中国女性运动史领域研究专家游鉴明扛鼎之作,为近代妇女史研究另辟蹊径。张玉法、邓小南、张仲民、徐国琦一致推荐。
从性别视角研究近代中国江南女子身体和体育问题本书以近代江南女子的身体和体育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关注1895—1937年间江南运动场上的女性体育活动,尤其是近代报刊上再现的女性体育运动者形象及其新闻效应,从女子体育观、学校政策与女子体育、女学生的体育生活、新闻媒体和社会大众品评下的女子运动竞赛等多层面描画出多姿多彩的近代江南女子运动图像。以女子体育为线索勾连中国近代历史,审视了近代江南女子体育与国家、民族、社会文化的关系本书全面梳理了近代华东地区的女子体育的开展情况,探讨女性身体、体育、审美、民族、国民之间的关联和互动,厘清了近代中国妇女史中的身体观、教育制度、国族主义,以及现代性等各种复杂议题,它所呈现的多元与复杂程度,早已跨出体育史此一专门领域的范畴。以大量真实案例为依据,解析社会思想变革对女性运动的深刻影响女运动员缘何成了当时最摩登的女性?那些冲破封建思想走上运动场的江南女性,做了哪些大胆的事?作者透过大量名人日记、访谈、珍贵档案,以及上百种民国报刊,如《申报》《女子月刊》《体育周报》等,并配以近百张民国照片、漫画,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时人心中、眼中的女子体育与女性身体。颠覆刻板印象中的近代江南女子形象 刻板印象中的清末民初女子,缠足、束胸、娇柔怯懦……但透过本书,还可以看到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桌球、乒乓球、游泳、自行车等各项运动都积极参加,不仅敢与男同学竞赛,还引领了全国运动风潮。书中所展现的江南女子的健美形象及全国各地女运动员参加全运会的盛况,将颠覆人们对近代女子的刻板印象。分析女性进入运动后的两性关系,以及男性注视下的女性运动心理当女性进入被男性长期占有的运动场域,两性之间会产生怎样的碰撞?本书中的众多案例,如女同学因为游泳时间问题与男生发生激烈论战,男女同学为能在校内游泳合作自建泳池等,体现了运动场域中两性之间相互竞争又合作的矛盾关系。作者还以女性参加运动课或走上运动赛场后男同学和男观众的表现等为例,呈现在男性注视下的女性运动心理,值得深思。聚焦新闻媒体、广告、艺术文化中的女子运动100多年前的新闻媒体在报道各项女子运动竞赛时,不仅着眼于运动技术、比赛的胜负,运动选手在场内、场外的八卦新闻,也都成为报道的重点。广告、电影、漫画等也都喜欢展现女性运动、健美女性、体育救国来博取眼球。相形之下,不免发现当下媒体对民国时期媒体、广告、文艺的一些有趣继承。
编辑推荐一:
从宋代到清末,中国妇女走过将近1000年的被封建士大夫畸形审美桎梏的漫长暗日,缠足、束胸、礼教观念层层镣铐之下,是对自己身体不能自主的悲哀。清末民初,在内忧外患、民族危亡之际,她们终于遇到了一个机会,江南女子身先士卒,打破枷锁,开始为自己的命运和身体走出第一步,虽然也未必是出于某些自觉的意识,而依然是被外界主导,但无论动力如何,她们都撼动了命运的天平。“放胸”“天足”,打破对思想和身体的束缚。学校没有运动设施,她们就自筹款项买设备;学校经费紧张建不起泳池,就男女同学一起挖土造泳池;被男生抢了篮球场地,她们就据理力争,甚至在报纸上与男生打笔战……运动带给女性的,不只是健康的身体,还有强健的精神!无论是山河飘摇、还是太平盛世,健康美永远是正确的女性审美观,100多年前的江南女子面对重重困境都可以迎难而上解放自己,希冀当今的女性也切莫在他者的眼光中忘记做自己身体的主人。
编辑推荐二:
早在民国时候中国就派女运动员参加了各类世界级运动会,包括奥运会?她们参加了什么项目,获得了怎样的成绩,又有什么新奇的事情发生?国际媒体如何看待中国女性运动员?她们回国之后,看到成绩的民众和媒体作何反应?今天观赛的群众和当时的观众简直如出一辙?10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媒体怎么还在玩100年前媒体玩剩下的梗?作者用丰富的图像和文字史料,搭建出一幕幕女性参与运动,参加运动竞赛的场景,令人如置身彼时彼刻;用微观史的研究方式,由小及大,由小见大,在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和女性运动故事中,窥见女性“解放”的漫长历程,梳理出女性运动与国家、民族、社会文化、女性自身等的关系,以女性运动史为切入点,从性别视角给了中国体育史一个诠释,也以江南地区的女子运动勾连起了整个中国近代历史。为了完成这种历史细节的还原和呈现,作者于1995年开始,便从世界各地的图书馆、档案馆,如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东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苏州档案馆等搜集资料,经过14年的漫长调查和写作,终于完成了对中国近代江南地区女子运动的精细化呈现。为近代女性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图文资料和独特路径。
目录
第一部 舆论、体育政策与校园文化
第一章 众声喧哗的女子体育观 23
第一节 以国家民族为中心的女子体育观 24
第二节 从健康美出发的女子体育观 44
第三节 就性别差异看女子体育 58
小结 77
第二章 学校政策与女子体育 79
第一节 各自为政的体育教学 80
第二节 求同存异的体育教学 95
第三节 培养专业人才的体育学校 115
小结 135
第三章 女学生的体育生活 137
第一节 体能运动走入学生生活 138
第二节 体能运动走向校外 156
第三节 从运动看女学生的反应 175
小结 193
第二部 媒体、社会大众与女子运动竞赛
第四章 新闻媒体与女子运动竞赛 198
第一节 运动场上的形形色色 199
第二节 运动场外的花花絮絮 216
第三节 侧写明星女运动员 227
第四节 直击观众百态 242
小结 254
第五章 广告与艺术文化中的女子运动 256
第一节 广告运动/ 运动广告 256
第二节 漫画女子运动/ 女子运动漫画 271
第三节 电影、歌曲与女子运动 295
小结 315
第六章 社会大众品评下的女子运动竞赛 317
第一节 女性参与运动竞赛的意义 318
第二节 运动员产生的问题 327
第三节 运动员的待遇、品德和形象 337
第四节 对观众的批判 354
第五节 拟男运动与男女共同运动的论辩 361
小结 373
结论 376
征引书目 401
图片来源 429
索引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