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沈敏著
页数:356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10730948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沈敏的这本书,表面上看似乎只是让读者“知往事”,但我们应该知道,“知往事”是为了“望来者”,研究历史是为今天和明天服务的。 这种服务,至少可以包括两个层面。 第1,是直接的借鉴。比如,近年有些出版社重印“民国教材”,将旧日的教材再次出版,一方面满足了某些人士的怀旧心理,甚至满足了某种对“民国范”的时尚追逐,另一方面这些教材确实也存在即使在今天仍然值得直接借鉴的内容。比如海豚出版社重印的《民国童子军独立生存手册》(上、下册),据说颇受欢迎,其中就有一些活动确实是今天儿童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可以借鉴的。顺便一提,这两册书中就有不少小学科学教育的内容。童子军活动当然也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但这两册《民国童子军独立生存手册》是中国人编写的,它们应该属于本土化过程中的产物。 第二种,间接但更有深度的借鉴。回顾历史,是为当下和今后工作所用。这马上就可以延伸到更具思想张力的层面。今天,中国已经开始了崛起。这次崛起也被一些人不无惊恐地看作是中国追求自己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伟大时代的重现。在这次崛起中,昔日的移植和初步本土化都将不再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将融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西方的已有成果,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比西方更为先进的教育体系和方法。 沈敏身为实验学校校长,处在教育的第1线。一个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居然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来读“科学技术史”这样一个通常认为和教育没有什么关系的专业,真是别具只眼。这或许暗示着她可能会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如今,她领导的日新实验学校正处在革新中国教育体系的最前沿。知往事、望来者。我和交大科学史系的师生们,对沈敏校长有厚望焉。
本书特色
本书首次从思潮、课程、教材、教法、典型案例等诸方面系统考察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的发生、发展,揭示了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从无到有,并快速发展和逐步本土化的过程。本书收集、分析了我国近代各时期发布的小学课程标准;收集、研究了几乎被封存几十年的中国近代百余套小学科学教材,以翔实的史料再现了近代中国小学科学教科书从翻译引进到改编再到自编的历程;考察了近代不同时期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法的演变;还详细介绍了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些精彩案例,以此生动反映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快速发展和逐步本土化的特征。
目录
第一章 中西方小学科学教育的兴起
第一节 西方诸国小学科学教育的起源
一、德国
二、法国
三、英国
四、美国
第二节 西方科学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
一、17世纪
二、18世纪
三、19世纪上半叶
四、19世纪下半叶
五、20世纪初
第三节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的起源
一、明末清初
二、鸦片战争时期
三、洋务运动时期
四、维新运动时期
五、教会学校中的科学教育
第四节 中西方近代小学科学教育的不同起因
一、西方小学科学教育的起因
二、中国小学科学教育的起因
三、中西方小学科学教育的起因比较
第二章 中国近代影响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思潮
第一节 清末影响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思潮
一、“中体西用”思潮
二、“实利主义”思潮
第二节 “五四”时期影响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思潮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二、“科学与玄学”论战
三、实用主义思潮和科学教育思潮
四、思潮推进小学科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影响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思潮
一、民生主义倡导下的生产教育思潮
二、乡村教育思潮和科学大众化运动
三、各种思潮加深对小学科学教育的认识
第三章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课程的演变
第一节 《癸卯学制》与近代小学科学课程的确立
一、《癸卯学制》(1904年)正式确立了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体系
二、《癸卯学制》和小学科学课程设置
三、《癸卯学制》中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四、《癸卯学制》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影响
五、《壬子癸丑学制》及其小学科学课程
六、受日本影响的近代小学科学课程
第二节 《壬戌学制》和《小学自然课程纲要》的推出
一、《壬戌学制》以前的教育宗旨及目标
二、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壬戌学制》出台
三、《壬戌学制》推出首部《小学自然课程纲要》
第三节 1932年学制和《小学自然课程标准》的诞生
一、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宗旨及目标
二、《小学自然课程标准》的诞生及其特点
第四节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课程的演变
一、近代小学科学课程设置的演变
二、近代小学科学课程目标的演变
三、近代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框架的演变
第四章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科书的演变
第一节 清末国外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引进
一、翻译的教科书
二、编译的教科书
第二节 清末民初自编教科书的流行
一、《蒙学科学全书》
……
第五章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学法的演变
第六章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的几个案例
第七章 国际近代小学科学教育比较
第八章 结语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