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翻译诗歌在中国的接受

封面

作者:熊辉著;吕进丛书主编

页数:254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01016041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百年中国新诗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对翻译诗歌文体形式和思想情感的借鉴和吸纳。本书从观念与方法、影响与建构、传播与接受、文化与政治四个角度阐述了翻译诗歌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以论文集的形式论述了诗歌社团或个人的翻译思想之于时代文学翻译的贡献,以及可能的历史和艺术局限,强调了现代诗歌翻译在新诗百年历史中的特殊地位。

作者简介

熊辉,四川邻水人,生于1976年10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诗学研究,兼事诗歌评论。西南大学文学学士、硕士,四川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系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韩国韩东大学和东亚大学访问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美富布赖特研究学者,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等。

已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研究》等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14项课题。成果多次获奖并被《中国文学年鉴》《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本书特色

百年中国新诗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对翻译诗歌文体形式和思想情感的借鉴和吸纳。熊辉著的这本《翻译诗歌在中国的接受》从观念与方法、影响与建构、传播与接受、文化与政治四个角度阐述了翻译诗歌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以论文集的形式论述了诗歌社团或个人的翻译思想之于时代文学翻译的贡献,以及可能的历史和艺术局限,强调了现代诗歌翻译在新诗百年历史中的特殊地位。

目录

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中国现代诗学丛书》总序第一部分 翻译诗歌:观念与方法 翻译符号系统的特征 潜翻译:一种客观存在的翻译类型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 朝圣路上的文学姻缘:钱钟书的翻译观念 翻译诗歌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 翻译诗歌:影响与建构 翻译诗歌与中国新诗现代性的发生 翻译诗歌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文体创新 翻译诗歌与中国新诗创作的关系 翻译诗歌与中国新诗语言的欧化 以译代作:早期中国新诗创作的特殊方式第三部分 翻译诗歌:传播与接受 阿克梅诗派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 百年中国对兰波的译介与形象建构 乔叟在现代中国的译介 莎士比亚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在中国的翻译 五四时期鲁拜诗的译介热潮第四部分 翻译诗歌:文化与政治 “十七年”翻译文学的解殖民化 现代翻译文学语言的半殖民性与解殖民 “文协”的抗战诗歌译介活动 历史束缚中的自我歌唱:何其芳的诗歌翻译 个人审美与时代诉求的强力结合:冰心的诗歌翻译 “共名”时代的情感诉求:邹绛的诗歌翻译后记丛书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翻译诗歌在中国的接受》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37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