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鲁滨逊漂流记-经典名著大家名译-全译典藏版

封面

作者:笛福

页数:308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10011314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百年商务,权威版本:百年商务联合翻译名家,保证了经典名著的权威性、可读性、经典性。

专家作序,名家寄语: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作序,十余位教育专家审定,多位文学家以及著名评论家对该丛书给予厚望并为之寄语。

价值导向更强,突出价值阅读:价值阅读、素质导向,让名著阅读更贴近人生成长,回归阅读的本意。

实用性强,有效引导:设有名家导学3-2-1、无障碍阅读、重点段落、延伸阅读、人物关系表,全方位强化对作品的理解。

品质卓越, 典藏价值:无论从内容到装帧设计,从纸张选择到印刷,均严格要求,做到最好。品质高于同类出版物,极具典藏价值。

【名家导学3-2-1】

3个阅读要点

◎作品情节
①鲁滨逊·克鲁索有一个航海梦,他一直都渴望远航的生活。一次在航海中他们遇到暴风雨的袭击,作为唯一的幸存者靠着生的意志,他游到触礁沉船附近的一个荒岛上。
②在这个孤岛上,鲁滨逊生存了28年。在此期间他不断地磨炼自己的意志,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寻找、发现、创造了很多食物及生活用品。
③在一次环岛探险中鲁滨逊救下了一个心地善良的野人,他教化了野人,并给他取名星期五。在鲁滨逊和星期五的辛勤努力下,小岛上的产业不断壮大,直到有一天,他帮助一名舰长制伏叛变的水手,乘船返回。
◎主要人物形象
鲁滨逊
①一个不甘平庸、勤劳奋进、敢于冒险的英国中产阶级。他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在逆境中不断探索。
②他亦贪婪,希望得到更多财富,并因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占有欲很强,希望他制伏的人都必须永远效忠于他。
星期五
①内心善良,朴实、踏实肯干的野人。
②他忠心耿耿,对救助他的鲁滨逊心怀感激,对鲁滨逊言听计从。
③热爱学习新文明、新知识。
◎主题思想
《鲁滨逊漂流记》问世以来,其主人公鲁滨逊的形象已成为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这部作品歌颂了人类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的精神,强调了人的精神力量,肯定了劳动的价值,赞美了人类的无穷智慧和潜能。它告诉我们,在困难中要拥有乐观的态度,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2个知识要点
◎本文主要采用了自叙手法,以鲁滨逊在荒岛中求生存为主要线索,以清晰明朗的方式来叙述故事。记叙文的主要特点是清楚明白地叙述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在我们写作时一定要好好把握。
◎善于进行环境、心理的描写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对于环境的描写有助于烘托故事感情,对于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则有助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1个成长要点
◎《鲁滨逊漂流记》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除了离奇精彩的故事情节、不凡的艺术表现力之外,最主要的是鲁滨逊的性格魅力。他敢于冒险、不断追求、性格坚毅,极具英雄本色。我们要从他身上学习那些难能可贵的品质,学会克服自己性格上的缺点;在逆境中不放弃希望,勇于探索,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宽阔。

作者简介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作家、新闻记者。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 笛福对他所描写的人物理解较为深刻,善于写个人在不利的环境中克服困难。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就是对逆境中求生存的最好诠释。

鹿金,著名翻译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译作有《玻璃动物园》《有钱人和没钱人》《鲁滨逊漂流记》《愚人船》等。

相关资料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首先就在于它有重要的思想文化价值,其次,经典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某个民族、某个时代,而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因此,深度阅读经典,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文化修养,这正是经典阅读的价值所在。可以说,要营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提倡“价值阅读”正当其时。

     ——中国教育报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系列丛书,昌明教育,开启明智。名著、作家、翻译家联合倡导回归经典,开启价值阅读。

     ——央视《新闻直播间》

     商务印书馆的价值阅读丛书以价值阅读接受伟大人格与崇高品质的濡染,寻觅并创造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

     ——人民网

     针对全社会进行经典阅读的科学性倡导,要从价值阅读开始。此时提出“价值阅读”的倡导,是恰逢其时的,通过重读经典,进而确立正确的价 值观,即价值阅读,已经成为这个民族、社会、学校、家长、孩子的共同需求。

     ——搜狐读书

     国民素质的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价值观的培养应从阅读开始,读什么和怎么读,就是另外两个根本的问题。“重读经典,倡行价值阅读”是推动全民阅读方面的一次有益实践,也是在微观层面对最新举行的党的文艺座谈会精神的响应和落实。

    ——新浪读书

    阅读应该从兴趣开始,从价值阅读开始,从校园抓起,从孩子抓起,继而让阅读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人生才有力量。

    ——环球网

    通过重读经典帮助孩子们树立“根的意识”,“就是正确的价值观。”

    ——网易新闻

本书特色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具有持久魅力的小说。它出版于1719年,280多年以来,不仅早已飞出了英伦三岛,而且以种种不同文字的形式飞到世界各地,落地生根,成为世界文学名著中的名花异葩。它是一部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书。不同年纪、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都会兴味盎然地沉醉在小说中,各有所得。年轻的读者,不用说,自然会被小说飘洋过海、遭遇海难、陷身荒岛的曲折离奇的情节所吸引,看得如痴如醉,做着有朝一日自己也离家出走、在大海的惊涛骇浪中闯荡的美梦。但是,在学识渊博、目光犀利的思想家和作家的眼中,此书像一座蕴藏丰富的矿床,展示着种种社会学的、经济学的和文学的资源。譬如说,杰出的法国思想家卢梭就赞扬本书是“一部合乎情理地解决问题和通过实践来学习的经典”;革命导师马克思就采用书中的情节来阐明他的经济学理论;以《尤利西斯》一书名满全球的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称鲁滨逊·克鲁索为“英国的尤利西斯”,在他的身上发现了“大英帝国殖民开拓者的真正原型……”还说“克鲁索身上完整地体现着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品质:男子汉的独立精神,无意识的残酷,缓慢而有效的智力,讲究实际,头脑清醒的宗教信仰,精明的沉默寡言”(以上诸例引自多琳·罗伯茨教授的“新经典丛书”版《鲁滨逊·克鲁索》序)。至于在文学领域里,《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不知衍生了多少文学作品,其中有仿作和改编为其他文学体裁的作品。它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迄今波澜滚滚,绵绵不绝。
    《鲁滨逊漂流记》一书的构思,来自亚历山大·塞尔扣克的亲身经历。塞尔扣克原是一艘船上的海员。1704年9月,因同船长失和,他被放逐到离智利400英里之遥的胡安费尔南德斯岛三个岛中最大的一个岛上达4年4个月之久。不过,他登岛的时候,是带着盛有工具的工具箱的。1709年2月,他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塞尔扣克和鲁滨逊都被说成有捕山羊和以羊皮为衣的经历,也都被猫骚扰过;他们也都驯养过山羊,并和猫做伴,还都抽时间向上帝祈祷过。但是,笛福在其他方面并未借助塞尔扣克的经历;他却丰富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情节,突出了鲁滨逊克服困难、制造工具的强烈的求生存欲望和抵制孤独的坚韧性格,拓深了作品内涵,使一段只能引起一时轰动的海员的历险活动,变成一部意义深刻的文学名著。笛福到底有什么“点石成金”的手段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简单地叙述他的生平。
    1660年,笛福出生于伦敦。他父亲是个蜡烛制造商,所以他有着下层中产阶级的家庭背景。由于家境不富裕,他没有上过大学,只有中学学历,但是练就一手清通而流利的文笔,他熟读《圣经》,受《圣经》强烈的影响。这种影响在《鲁滨逊漂流记》中也有所反映。在宗教信仰上,他属于不从国教者,换句话说,他的观点接近于清教徒。1683年起,他开始从事商业活动,曾经到过国内外许多地方,干过五花八门的行当,如贩卖亚麻布制品和针织品、货运业、海上保险业和砖瓦制造业等;并且积累了飘洋过海的经验。1692年,他因经手保险的商船在英法战争中受损失而破产并被判入狱。1702年,他出版了著名的冷嘲热讽的政治性小册子《对付新教徒最直截了当的办法》,抨击保守派对不从国教者的迫害。1703年,他被政府逮捕,被判罚戴枷站立三天。笛福为此写了一篇《立枷颂》,人们向他献花、祝贺并且当街出售这首诗,反而把这事件变成胜利。后来,由于哈利议长的斡旋,他才被释放。作为从纽盖特监狱中被释放出来的条件,他从此以后为哈利写政治性小册子和当情报员。他是一个有惊人的充沛精力的人,为几份报纸和刊物撰稿,同时还写政治性小册子,一生发表了500多篇文章。从1704年到1713年这九年里,他独立主持了期刊《评论》,刊物上的文章几乎全部出自他一人之手。那些文章影响了后来的报刊文章。
    根据上面对笛福生平的简略回顾,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经历非常复杂和丰富。这给了他创作《鲁滨逊漂流记》充分的生活知识和素材。笛福写了三部有关鲁滨逊·克鲁索的书。第一部《鲁滨逊·克鲁索历险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鲁滨逊漂流记》(这是根据最初翻译此书的林琴南译本的书名沿传下来的),出版于1719年4月。书一出版,立即引起轰动,在9个月内再版5次。当年,他还写了一部续集《鲁滨逊·克鲁索再度历险》,也是小说,内容描写鲁滨逊的商船远航东南亚,直至俄罗斯的情节。1720年,他写了第三部《鲁滨逊·克鲁索严肃的宗教沉思》,通过鲁滨逊这个人物作宗教的沉思,严格地说,这说不上一部文学作品,所以不大为人道及。流传最广泛的始终是第一部。它在英国本土往往就以《鲁滨逊·克鲁索》的书名面世。
    这部作品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我想,首先,应该归功于作者塑造的鲁滨逊·克鲁索这个形象。他先是被俘为奴,后来又船只失事,独自一人被困荒岛达20余年之久,受尽煎熬,但是始终毫不气馁,力争掌握自己的命运。他在荒岛上的生活实际上是一幅人类进化的缩影:从野果采集、野兽捕猎和牲畜饲养、粮食种植到造工具、造器皿和造船,历经种种挫折,却百折不挠,是一个实干、苦干、巧干的人物的出色典型。这样一个无畏的人物当然会博得读者的同情和喜爱。当然,他的这些行动是依靠从海船上取出来的工具完成的,这反而显得更具有可信性。
    其次,鲁滨逊飘洋过海的经历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说,鲁滨逊,更确切地说,是笛福始终醉心于远洋贸易。不管是笛福,还是鲁滨逊,都是 十足地道的商人,而且鲁滨逊的买卖还包括贩卖黑人。笛福在书中交代鲁滨逊这种行为的时候,口气平静,似乎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反映了笛福身上的历史局限性的烙印。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反映了奴隶制在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笛福作为一位有才华的作家,真实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的面貌。他描写鲁滨逊以荒岛主人自居的沾沾自喜的情景,这实际上是殖民者开疆拓土的心态的流露。由于笛福编织故事的手段高明,鲁滨逊作为航海者、工具制造者和商人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情不自禁地进入故事,和鲁滨逊同欢乐、共患难。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共鸣。
    以上的分析虽然简单,我想基本上说明了本书始终引人入胜的秘密。
    由于笛福在英国文学和报刊文学上的成就,他曾被称为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除了《鲁滨逊漂流记》外,他还写了《摩尔·弗兰德斯》、《大疫年日记》、《杰克上校》等作品,展示了他作为小说家的才能。但是,毫无疑问,是《鲁滨逊漂流记》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名誉。
鹿金

目录

第一章矢志远航
第一节出海
第二节奴隶
第三节逃离
第四节在巴西
第五节风暴
第二章荒岛生活
第一节搬运
第二节安家
第三节振作
第四节日记
第五节求生
第六节生病
第七节探索
第八节三年
第九节大陆
第十节巡游
第十一节乐岛
第十二节足印
第十三节野人
第十四节威胁
第十五节炮声
第十六节较量
第十七节“星期五”
第十八节希望
第十九节战斗
第二十节君臣
第二十一节英国船
第二十二节平息叛乱
第二十三节准备返回英国
第三章回归文明
第一节我成了富翁
第二节陆路历险
第三节重返荒岛
延伸阅读
本书名言记忆
读书笔记
宗教依赖、忏悔与感恩的心——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主要人物关系
品读思考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鲁滨逊漂流记-经典名著大家名译-全译典藏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48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