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抗战时期的沦陷区与伪政权-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二卷

封面

作者:张同乐等著;张宪文,张玉法丛书主编

页数:559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3051483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七十位专家,十八个专题,重构民国历史,两岸四地历史学者首次合作完成。
由张同乐、马俊亚、曹大臣、杨维真著,张宪文、张玉法主编的《中华民国专题史(第12卷抗战时期的沦陷区与伪政权)(精)》主要研究1937-1945年之间两个大区域——大后方和沦陷区的经济社会生活,以国民政府西迁及稍后的汪伪政府的成立为标志,当时的中国呈现了两种状态,这是本册书的着力点。  

作者简介

杨维真,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中国军事史。

张同乐,1957年9月出生,历史学博士学位,教授,现任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校级学术带头人。

马俊亚,1966年3月生,现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和“区域社会生态史”,通晓英语、日语。

曹大臣,安徽泗县人,1964年5月生,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日关系研究、日本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研究。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隶属于“中华民国专题史”,该系列由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张宪文和台湾著名史学家张玉法策划统筹

本书由台湾学者杨维真与大陆学者张同乐、马俊亚、曹大臣共同编著

全书揭示了战时中国不同政治控制区域的社会分化形态,还特别考证了伪政权在华北、华中、华南等地的差异化统治策略

本书研究的思路与领域本卷研究的对象是1931-1945年即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中国沦陷区的日伪政权。

侵华日军在中国占领区实施“以华制华”的政策,通过扶植傀儡政权来统治中国沦陷区。因此,每当日军侵占一地之后,就立即寻求当地中国人合作,组织傀儡政权。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东北占领地区扶植了溥仪为执政的伪“满洲国”政权。1933年侵华日军占领了长城一线,于1935年11月扶植成立殷汝耕为首领的“冀中防共自治政府”。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又先后扶植了王克敏为首领的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德王为首领的伪蒙疆自治政府、梁鸿志为首领的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1940年3月,侵华日军还扶植了带有“中央政府”色彩的汪精卫伪中华民国政府。

本卷在总体上采用专题性研究,通过板块型布局,同时将各个专题有机统一起来。分为以下六个专题:

第一章 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的基层控制

本章以沦陷区日伪基层政权的组建及其活动为主线,探讨日伪对沦陷区基层社会的控制。

第二章 日伪在东北、华北的掠夺与开发

本章探讨伪政权如何配合侵华日军在中国沦陷区进行的经济掠夺与开发。

第三章 日据时期京沪杭地区的经济衰变

自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发动侵略战争开始,苏、浙二省大部沦陷,造成极为惨重的损失。整个上海以及苏南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和浙北的宁波、绍兴、杭州、嘉兴、湖州等京沪杭地区全部沦于战火,由于战争的破坏和日伪掠夺,历史上曾是富庶之地的宁沪杭农村经济急剧衰落。本章主要利用伪维新政府、汪伪国民政府以及抗战后国民政府的调查资料和新编的方志中的损失统计,并对这一地区的沦陷区农村经济状况进行研究。

第四章 日伪政权之间的“外交关系”

主要利用大量的馆藏日伪档案,研究1931-1945年期间各个伪政权与侵华日军,以及与日本政府的关系和“外交往来”。具体分为:“满洲国”的对日外交、“冀东防共政府”的对日关系、“蒙疆自治政府”的对日“外交”、“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对日“外交”、“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的对日关系和汪伪国民政府的对日“外交”。

第五章 沦陷区的日本居留民生活

本部分对不同沦陷区日本人的生活状况进行考察。研究东北沦陷区、华北沦陷区、蒙疆沦陷区以及华中沦陷区的日本居留民。

运用层级理论对沦陷区的日本人、团体组织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沦陷区日本居留民的生活状况、社会活动等。

在资料运用上主要使用日伪档案、日伪报刊等一手史料,还使用了大量的日记、回忆录、口述资料。

第六章 沦陷区的中国民众生活

本部分主要从沦陷区的民众负担、民众生活,沦陷区与抗日根据地民众生活比较等层面进行探讨。同时对沦陷区与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民众生活加以比较。

目录

绪论第一章  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的基层控制  第一节  伪满洲国的基层控制    一、严刑峻法控制基层民众    二、“清乡”与归屯并户,建立“集团部落”    三、制造长城沿线“无人区”  第二节  日伪政权在华北的基层控制    一、伪地方维持会的建立    二、推行保甲制    三、华北沦陷区的“村政建设”    四、沦陷区伪联庄会对乡村社会的控制  第三节  汪伪政权的基层控制    一、伪维持会、军警对基层社会治安的控制    二、日汪“军事清乡”对基层控制的强化    三、汪伪特工组织对基层社会的严密控制第二章  日伪在东北、华北沦陷区的掠夺与开发  第一节  日伪在东北的掠夺与开发    一、垄断经济命脉    二、强制征税    三、疯狂掠夺军用物资    四、对农业的掠夺    五、对重工业资源的掠夺    六、日伪对东北地区劳动力的掠夺  第二节  日伪在蒙疆的掠夺与开发    一、日伪在蒙疆的经济掠夺政策    二、日伪对蒙疆资源的掠夺与开发    三、日本对蒙疆鸦片的统制与掠夺  第三节  日伪在华北的掠夺与开发    一、物资统制与经济掠夺    二、日本对华北煤炭资源的掠夺与开发——以井陉煤矿为例第三章  日伪在京沪杭沦陷区的经济掠夺与控制  第一节  抗战时期京沪杭农村经济的衰变.    一、日军对农村人口的残害    二、日军对农业生产的破坏    三、日军对农村副业经济的摧残  第二节  战火中的京沪杭城镇经济    一、淞沪战役后的上海产业    二、日军暴行与日据前期的南京社会经济    三、战事结束后的京沪杭其他城市经济  第三节  日军对京沪杭轻工业的掠夺与控制    一、日据期间京沪杭棉纺织业的衰退    二、日军的掠夺与江南丝业的衰落    三、日军对京沪杭面粉、火柴、水泥等行业的破坏与掠夺  第四节  日伪对京沪杭金融、税收和贸易的侵害    一、日本对京沪杭金融的侵害    二、日本对京沪杭海关和财税的劫占    三、日据时期京沪杭贸易的衰变  第五节  日军对京沪杭交通业的劫掠与损害    一、陆路交通业的受损情形及其影响    二、备受摧残的航运业    三、战时航空、邮电业的损失  第六节  日军发还被占企业与中日合作经济真相    一、日军发还被占企业    二、日本对华蚕丝业的抑制与掠夺式经营第四章  日伪政权之间的“外交关系”  第一节  日本与伪满的“外交关系”、    一、日本驻伪满“使领机构”    二、伪满驻日本“使领机构”  第二节  日本与汪伪的“外交关系”l    一、日本驻汪伪“使领机构”    二、汪伪驻日本“使领机构”  第三节  汪伪与伪满的“外交关系”    一、汪伪驻伪满“使领机构”    二、伪满驻汪伪“使领机构”第五章  沦陷区的日本居留民生活  第一节  日本居留民的人数及地域分布    一、伪满境内的日本居留民    二、汪伪境内的日本居留民  第二节  日本居留民的职业构成    一、伪满境内的日本居留民职业    二、汪伪境内的日本居留民职业  第三节  日本居留民的生活    一、日本居留民的宗教信仰    二、日本居留民的衣食住行    三、日本居留民的犯罪第六章  沦陷区的中国民众生活  第一节  东北沦陷区的民众生活    一、东北沦陷区农民生活    二、东北沦陷区市民生活  第二节  华北沦陷区的民众生活    一、华北沦陷区民众负担沉重    二、华北沦陷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民众生活比较  第三节  华东和华南沦陷区的民众生活    一、华东沦陷区的民众生活    二、华南沦陷区的民众生活参考文献索引后记

节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抗战时期的沦陷区与伪政权-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二卷》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20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