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振犊,唐启华,蒋耕著;张宪文,张玉法
页数:445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30514829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七十位专家,十八个专题,重构民国历史,两岸四地历史学者首次合作完成。
由马振犊、唐启华、蒋耘著,张宪文、张玉法主编的《中华民国专题史(第3卷北京政府时期的政治与外交)(精)》为“中华民国专题史”的第三册,主要研究北洋时期的政治与外交,即包括北洋时期的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演变,也包括当时的外交状况,以及两者之间互为影响的复杂关系。
作者简介
张宪文:南京大学校聘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名誉会长、南京历史学会名誉会长、南京中华民国史研究会名誉会长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华民国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抗日战争史。出版过《中华民国史纲》、《中华民国史》、《中国抗日战争史》、《南京大屠杀全史》等著作十余部,在《求是》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72 卷、《中华民国史丛书》48部。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江苏省南京市十大文化名人、江苏省十大社科名家称号。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华民国政府统治全中国为期38年,其中1912-1928年为民国北京政府统治时期,即北洋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正是中国社会的急速转型期,短短十余年间,中国社会从落后、愚昧的封建社会形态向近代化共和制国家快速发展。
★本书系统性论述北洋政府的政治、外交、军事、思想、经济、文化、工业、法制等方面。
七十位专家,十八个专题,重构民国历史,两岸四地历史学者首次合作完成。《中华民国专题史·第三卷:北京政府时期的政治与外交》主要研究北洋时期的政治与外交,即包括北洋时期的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演变,也包括当时的外交状况,以及两者之间互为影响的复杂关系。
【作者简介】
马振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档案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在国内外发表有关民国档案与民国史的论文130篇,独著合著出版史学专著26本,主编、参编民国档案资料32种。其中独著《惨胜——抗战正面战场大写意》、《国民党特务活动史》,合著《蒋介石与希特勒——民国时期的中德关系》等专著出版后,在国内外史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广泛的好评,曾先后12次获得国家及省优秀社科成果奖,受聘担任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兼任教授,应邀赴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作访问学者。
唐启华,台湾著名历史学者,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台中中兴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教授,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特聘教授、系主任,台中东海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台湾中国近代史学会理事长、台湾中国历史学会理事长等职。
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国外交史、中英外交史、中外条约研究,近年来致力于北洋外交研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在海内外都具有相当影响力。
蒋耘,女,现任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
目录
绪论第一章 北京政府的建立 第一节 袁世凯与北洋政治集团的形成 一、袁世凯其人 二、小站练兵 三、北洋军阀政治集团的形成 第二节 袁世凯与“南北和谈” 一、袁世凯的政治谋略 二、清帝退位与孙中山辞职 第三节 北京政府的建立 一、袁世凯与“北京兵变” 二、临时政府迁往北京第二章 袁世凯的专制政治 第一节 袁世凯的政治理念 第二节 内阁更迭与政党分合 一、内阁的更迭 二、政党的分合 第三节 内忧外患下的政治应对 一、镇压“二次革命”与白朗起义 二、举借外债 第四节 加强专制的举措 一、停止国会活动 二、胁迫议员选举大总统 三、颁布《中华民国约法》第三章 民国初期的外交 第一节 民初外交的国际环境 一、争取国际承认 二、善后大借款 三、关税问题 四、边疆问题 第二节 北京政府外交体制的演变 一、外交部的成立与改革 二、外交权的演变 三、外交部的组织 四、外交部的人事改革 第三节 民国初期的重要外交事件 一、袁世凯主政时期的外交 二、中日“二十一条”交涉 三、中国与欧战 四、出兵海参崴 五、收回中东路区主权 六、收回外蒙古主权 七、华工与欧战第四章 袁世凯复辟帝制及其失败 ……第五章 北京政府的外交活动第六章 北洋集团的分裂与段祺瑞执政第七章 直系控制下的北京政府第八章 奉直联合执政与国民革命的兴起第九章 北京政府时期的思想与社会第十章 北京政府后期的外交活动第十一章 北京政府的覆亡参考文献索引后记
节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