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云霞主编
页数:175
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6029066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心理素质、教师教育素质、教师专业发展共四章, 主要内容包括: 国际汉语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素质等。
目录
第一节 国际汉语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一、国际汉语教育的现状
二、国际汉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国际汉语教育发展的展望
四、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发展
第二节 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教师专业素质的内容
二、《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国际汉语教师基本专业素质的描述
第三节 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道德
一、国际汉语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和功能
二、国际汉语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三、培养国际汉语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第四节 国际汉语教师的职责与行为规范
一、国际汉语教师的职责
二、国际汉语教师行为规范
三、国际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规范
第二章 教师心理素质
第一节 教师心理素质的概念与特征
一、什么是教师心理素质
二、教师角色对学生的影响与作用
三、促进教师角色的形成
四、成功教师的五种心理能力
第二节 教师的威信与教育成效
一、教师威信的含义及其教育功能
二、教师威信的维护与发展
三、教师威信对教育成效的影响
第三节 国际汉语教师常见心理问题与自我矫正方法
一、国际汉语教师常见心理问题
二、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教师常见心理问题的矫正方法
第三章 教师教育素质
第一节 学习与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什么是学习
二、学习的分类
三、有关学习的基本理论
四、第二语言学习理论
第二节 学习的动机及其激发与培养
一、什么是动机
二、动机的分类
三、动机如何影响学习和行为
四、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
五、关于动机的几个观点
……
第四章 教师专业发展
模拟题及案例分析
模拟题一
模拟题二
模拟题三
模拟题四
模拟题五
案例分析
参考答案
节选
《国际汉语教师短期培训系列教材:国际汉语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孔子学院、汉语志愿者教师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国际汉语教育事业中前途远大的新生事物,为国际汉语教育研究工作开辟了新的领域。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最重要的是大力培养本土化的汉语教师。深入比较不同语言文化的异同,探索汉语教学本土化的教学方法,编写本土化的汉语教材,让本土化的汉语教师现身说法,提升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今后,国际汉语教育的大发展,仍将推动本学科学术研究前沿,导引本学科学术研究的走向 2.重视对华侨、华人的汉语教学 在全世界汉语学习者中,华侨、华人学习者占70%。学习汉语,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保持自己的语言,或学习一种语言,还有更深层的文化含义,那就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因此,在对华侨、华人的汉语教学方面大力培养了解本地情况的合格师资,编写针对性强、更具本土特色的教材,以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吸引学习者,采用符合当地教育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升华人、华侨汉语学习积极性,是汉语国际传播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华侨、华人学习者是一个特殊的学习者群体。他们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化背景,有着深远的中国文化渊源。处在一个复杂的学习环境之中。中国传统的语言教学理念深深地影响着他们。因此,必须专门研究、编写专门的汉语教材。华文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我们应据此全面思考有关华文教学的问题,针对华侨、华人的特点,加强华文教学的教材、教法和师资问题研究 3.着力化解所谓“汉语难学”问题 在汉语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不应忽视“汉语难学”这一国际上广为流传的偏见及其负面影响的存在。所谓汉语难学,在很大程度上说的是“汉字难学”。为了将学习者引进门并能保持学习的兴趣,我们应进一步科学审慎地论证和试验“先语后文”的教学模式,特别是针对母语文字为拼音文字的汉语学习者。在初步掌握汉语口语之后,可以较为顺畅地把汉字教学和认知理论有机结合起来,突破汉字教学的瓶颈,全面发展汉语语言能力。还应根据不同的学习目的、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合理安排汉字学习内容,灵活多变地处理汉字教学。因此,深入探索不同区域、不同教学环境下的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化解“汉语难学”问题,已迫在眉睫 4.努力探索海外汉语教学规律和文化传播功能 探索对世界有影响力的、与国际第二语言教学潮流同步的、基于汉语和汉字特点的、适应各种学习群体和学习需求的、丰富多彩的海外汉语教学模式,仍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求整齐划一,但是要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还要关注海外学习者有效的学习时间,适当考虑教材的内容量,兼顾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选用学习者感兴趣的言语内容,因地、因人、因时地开展汉语教学。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目的,探讨汉字的认知与学习规律,突破汉字教学和学习的瓶颈。还应借鉴世界第二语言教学已有的成功经验,适当采用目前流行的各种有效教学方法。汉语国际教育现阶段的根本目标是:以较为轻松的学习方式,用较短的学习时间,使更多的海外学习者走进汉语,学习汉语,并且能乐于学下去 国际汉语教育的主旨是努力拓展汉语教学,同时传播中华文化。我们应将汉语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与文化传播途径、方略的研究同时进行论证。目前,在世界第二语言教学中,目的语文化的传授已经置于一个更宏大的背景之中,呈现出全球化和多元性的趋势。学习者在自身文化和异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领悟与体验。文化不再作为学习的对象,而是作为学习的背景。这种理念对国际汉语教育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