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规教程

封面

作者:许映建,陈玉祥

页数:248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3052478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教材由“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政策法规”两部分构成,均为教师资格考试必考内容,主要介绍了与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的理论,并结合时代要求论述了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通过解读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提升教师的法治意识,引导教师坚守师德底线,对提升教师依法执教能力具有积极指导意义。本教材案例丰富,通过案例分析,促进对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规的理解,同时配套国家品质在线课程,数字资源丰富,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与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

许映建,南通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科教育系主任,南通市创造发明学会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曾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先进教育工作者,被评为新长征突击手,被政府记三等功一次,曾被政府嘉奖三次。先后主持一项市级重课题研究,主持三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

陈玉祥,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教师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主持“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课程改革研究”多项课题。

目录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内涵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
第三节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立德树人与好教师的要求
第一节 立德树人的内涵与实施路径
第二节 好教师的要求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上)
第一节 爱国守法
第二节 爱岗敬业

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
第一节 关爱学生
第二节 教书育人

第五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下)
第一节 为人师表
第二节 终身学习

第六章 教育法规概述
第一节 教育法规
第二节 法律关系
第三节 法律责任
第四节 法律救济

第七章 我国主要的教育法规解读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三节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

第八章 我国关于教师的教育法规解读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二节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第三节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第九章 我国关于学生的教育法规解读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三节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第四节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

附件一 教育政策与法规文件目录
附件二 关于幼儿园主要的政策与法规

节选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规教程(慕课版)》:  1.仪容仪表方面  《现代汉语词典》对人的仪表解释为:“仪表,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教师”这一职业对仪表有更严的要求,因为教师的仪表最直接地反映了教师的道德面貌和审美情趣,对学生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和审美价值。良好的仪表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和敬重,糟糕的仪表能引起学生反感,破坏师生间应有的亲和力,从而给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作为教师,在仪容仪表方面要做到整洁、朴素、美观:  仪容在社会交往中表现了一个人的文化层次和意识修养,它是社交礼仪中最基本的起点。教师的仪容要情绪饱满、朝气蓬勃、光彩焕发、成熟向上。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尤其应注重视觉形象塑造,比如男教师必须剃须,剪鼻毛,头发要修剪;女教师则应发型端庄,梳理整齐,切忌浓妆艳抹(可化淡妆),不戴首饰之类。此外,教师不能蓬头垢面,不能精神萎靡,愁眉苦脸。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无论是对学生,或是对教育机关中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都必须要求衣服整洁,头发和胡须都要弄得像样,鞋袜洁净,修好指甲和经常备有手帕。”“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蔡元培先生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表,他每次去学校给师生讲话和上课,必定要换上洗得十分清爽的衣服,把每一颗纽扣扣上以后,还要对着镜子整理一番。进入演讲厅或教室前,也习惯整一整衣冠。这种讲究整洁的好习惯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  仪表主要包括衣着、修饰打扮等,是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外部形态。日常工作中,教师要注重自身的着装及修饰等。教师的服饰首先要做到衣着整齐清洁、饰物典雅大方、美观素朴,不要奇特古怪、艳丽花哨。教师的服装不能过于艳丽,这会与教育气氛相冲突,分散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容易让学生把目光过分地集中在教师服装上。对教师来说,着装、修饰必须符合教师的道德要求。教师是知识的象征、智慧的化身,教师的整个穿着打扮应同职业相适应,应根据自己的年龄、性格、体态、性别,合理选择服装款式、格调,切不可随意化。首先,教师的衣着要朴素美观,不要奇特古怪,艳丽花哨。教师的服装款式要美观大方,既不可太前卫了,也不能太落伍了;衣服颜色和装饰应尽量素静雅致,不要艳丽夺目,花哨惹人。如果教师衣着不整、不修边幅,不仅有伤斯文、有失风雅,还会给学生留下一种生活懒散的感觉。因此,教师的衣着打扮一定要考虑自身的职业特点及环境要求,要和教师的职业身份相适应,考虑它们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其次,教师还要根据自己的教育对象来选择衣着,如小学低年级和幼儿教师,在衣着上款式线条要明快、色彩要鲜艳点,有利于启迪少年儿童爱美的天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教师,面对“向师性”、模仿性极强的学生,教师穿衣戴帽更要慎而又慎。教师的着装是一门学问,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学生和社会中的人们起着示范作用,为此,教师的衣着应于朴实大方中见高雅的情趣,于整洁得体中见丰富的涵养。  2.语言方面  教师的职业特点以及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要求教师掌握独特的语言艺术。教师语言的魅力是师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桥梁,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武器。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对教师语言就颇为重视。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语言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好坏,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不论课内课外,教师语言艺术的魅力极为重要,教学过程是信息传递的过程,而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是教师的语言。教师语言品质的优劣,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加强语言修养,锤炼教学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艺术。  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并富有激情,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启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拨动学生上进的心弦,把知识真理和美好的感情送进学生的心田。  (1)教师语言要规范准确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是一个演员,而且是个演讲家,应该有驾驭教学语言的高超技能,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过来,使学生乐意接受老师所传达的信息。因此,也就注定教师必须注意说话的技巧。首先,教师语言要规范。教师的语言必须符合普通话的要求,教师专业授课必须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其次,教师语言要精练。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做到言简意赅,提起兴趣,激起灵感,启迪智慧。再次,教师语言要准确。教师使用语言时要确切清楚,不含混。教师要准确地表达概念、规则、原理等内容,清晰地传达思想感情、愿望等教育要求,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互相矛盾。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规教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00560.html